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二雪溪乘兴》
《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二雪溪乘兴》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亟往遄归真旷哉,聋人不信惊雷

虽云不必见安道,已误扁舟犯雪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信(bù xìn)的意思:不相信、怀疑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归真(guī zhēn)的意思:回归本真,返璞归真

惊雷(jīng léi)的意思:形容声音巨大、令人惊讶的事件或消息。

注释
亟往遄归:急切地前往又迅速返回。
旷哉:畅快啊。
聋人:比喻听不见或不相信的人。
惊雷:令人震惊的雷声。
不必见:不一定见到。
安道:指平安的道路或安全的途径。
扁舟:小船。
犯雪来:冒着风雪而来。
翻译
我急切地前往又迅速返回,真是畅快啊,
聋人怎能相信会有令人震惊的雷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题画卷四首(其二)雪溪乘兴》中的第二首。诗人以"亟往遄归真旷哉"起句,表达了对画面中所描绘场景的向往和归心似箭的心情,认为那种迅速前往而后返回的畅快感真是无比宽广。接下来的"聋人不信有惊雷",通过比喻,暗示了画中的景象或许过于震撼,连聋人都能感受到其中的强烈动态,仿佛惊雷在耳边响起。

诗人接着说"虽云不必见安道",意思是虽然现实中不一定能见到这样的安宁之道,但画中的景象已经足以让他心生向往。最后一句"已误扁舟犯雪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因为画卷的吸引力,甚至误以为自己真的驾舟而来,闯入了这雪溪的美景之中。

整首诗通过描绘画卷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同时也流露出他对现实与艺术之间界限的微妙感慨。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望江南·其一

春昼永,烂漫赏花时。

风动紫英双蝶绕,香凝翠幄早莺知。人立夕阳迟。

(0)

青玉案·其二太湖虾

湖波万顷明如练。虾菜寻常堪贱。

水母空教无目见。

编诸绳缕,牵来笭网,早向冰盘荐。

为姑为妾应红遍。偏此处沙虹色变。

玉鬣冰肌风格擅。

真堪佐酒,还宜下箸,好共霜橙片。

(0)

更漏子·其三闺情,集唐词

绣帘垂,幽沼渌。倚遍阑干几曲。蘋叶软,草烟低。

绿窗残梦迷。玉纤轻,凤箫歇。梦觉半床残月。

兰烛灺,柳条空。此情千万重。

(0)

江南好·其六寄林屋兼讯海上友人

鹃声苦,憔悴更谁同?

早托寓言传本事,今从小记识游踪,梦老紫兰丛。

(0)

蝶恋花·其二和蛰云次韵

无那春心如絮乱。愁梦年年,几度眉痕展。

节序西风吹又换,画梁空忆双栖燕。

消息沈沈应已断。不道尊前,更比天涯远。

秋色渐深波渐浅,眼中欢尽都成怨。

(0)

冬日草堂漫兴·其一

吹断横洋十日风,惠泉不到荔枝浓。

玲珑艳雪无文柚,且耐酸寒剥海红。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