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鳌山(áo shā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高大、雄伟。
不夜(bù yè)的意思:不停歇,不休息。形容持续不断,不分昼夜地进行。
彩虹(cǎi hóng)的意思:彩虹是指太阳照射在雨后的水珠上,形成一条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弧形光带。在成语中,彩虹常常用来比喻美好、多姿多彩的事物。
灿烂(càn làn)的意思:形容光彩夺目、熠熠生辉的样子。
长春(cháng chūn)的意思:长久的春天,指事物长期兴盛、繁荣的状态。
春花(chūn huā)的意思: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景象,也可以指代年轻貌美的女子。
村社(cūn shè)的意思:指农村社会或乡村社区。
皎月(jiǎo yuè)的意思:指明亮的月亮,形容月光明亮清晰。
禁中(jìn zhōng)的意思:指被禁止进入的地方,也用来形容被限制或禁止的事物。
南北(nán běi)的意思:南北表示方向,也可以表示两个相对的地点或事物。
绮罗(qǐ luó)的意思:绮丽华美,繁琐复杂。
晴空(qíng kōng)的意思:指天空晴朗无云的状态,也比喻事情的进展顺利,没有阻碍。
少长(shào zhǎng)的意思:少年时期的成长经历
双双(shuāng shuāng)的意思:成对地,两个一起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戏彩(xì cǎi)的意思:戏剧舞台上的彩色装饰物,比喻虚假、华丽、夸张的言行。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招邀(zhāo yāo)的意思:
亦作“ 招要 ”。邀请。 南朝 宋 谢惠连 《泛湖归出楼中翫月》诗:“輟策共駢筵,并坐相招要。” 唐 李白 《寄上吴王》诗之三:“洒扫 黄金臺 ,招邀青云客。” 宋 苏轼 《越州张中舍寿乐堂》诗:“高人自与山有素,不待招邀满庭户。” 清 陈廷敬 《施愚山见寄长歌和答》:“忆昔相逢客京輦,城南华径纷招要。” 叶敬常 《割云亭雅集》诗:“琼楼玉宇最高处,文酒招邀乐不支。”
雉堞(zhì dié)的意思:指城墙上的雉堞,比喻坚固的城墙或堡垒。
不夜城(bù yè chéng)的意思:指一个城市或地区夜晚繁忙而不休息的情况。
绮罗丛(qǐ luó cóng)的意思:指琳琅满目、繁多纷杂的事物或人群。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上元节期间,作者温纯在西社观灯时登城楼所见的繁华景象。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美丽。
首句“村社招邀少长同”,描绘了村民们邀请老少一同参与节日活动的场景,体现了节日的欢乐氛围和社区的和谐。接着,“正逢皎月满晴空”一句,以皎洁的月亮映衬出夜晚的明亮,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气氛。
“欲从雉堞游天外,如暏鳌山在禁中。”这两句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观灯的地点置于高耸的城墙之上,仿佛置身于云端,又仿佛能看到皇宫中的鳌山灯会,既表现了观灯地点的高远,也暗示了节日的盛大与庄严。
“不夜城连南北合,长春花入绮罗丛。”描述了城市灯火通明,连绵不绝,南北两面都沉浸在节日的光芒之中。同时,长春花的盛开与华丽的装饰交织在一起,增添了节日的色彩与生机。
“桥成灿烂龙争跃,鼓鬣双双戏彩虹。”最后两句描绘了桥上龙灯的壮观景象,龙灯在灯光下闪烁,仿佛活灵活现,与天空中的彩虹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明朝上元节期间,人们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的热闹场面,以及节日带给人们的喜悦与美好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