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其六》
《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其六》全文
宋 / 王安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甘泉(gān quán)的意思:指清净甘美的泉水,比喻清净美好的生活环境或人心境。

扈从(hù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随的人或势力。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龙鱼(lóng yú)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有出息的年轻人。

司文(sī wén)的意思:指人言辞恳切、文辞华丽。

同岁(tóng suì)的意思:同岁指的是同一岁数,同龄。

我自(wǒ zì)的意思:指自己主动做某事,不依赖他人或外界条件。

下泽(xià zé)的意思:形容雨水充沛,泽国富饶。

相司(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担任职务或角色

孝廉(xiào lián)的意思:孝顺父母,廉洁公正

泽车(zé chē)的意思:指富有仁德的人,能够给予他人帮助和恩惠。

自经(zì jīng)的意思:自己修养,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左相(zuǒ xiāng)的意思:左相指的是左边的相貌,用来形容人的相貌丑陋。

下泽车(xià zé chē)的意思:指被人压迫、欺凌后,因无力反抗而屈从或顺从对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所作,名为《保塞教授同年丁仲勤广寄示和少逸十诗某辄寄之更不理彭意无复次第》的第六首。诗中通过对比自己与友人的不同境遇,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

“左相司文十稔馀”,左相,即左丞相,古代官职之一;司文,掌管文教之事。诗人以“十稔馀”(十年多)形容自己在文教领域的耕耘时间之长,暗示了其在文学或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积累和贡献。

“孝廉同岁异龙鱼”,孝廉,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方式,这里指同一年被选为孝廉的士人。诗人在此处将自己与友人比作“龙鱼”,龙象征着高贵、卓越,而鱼则相对平凡,以此来表达自己与友人在命运、地位上的差异。

“君应扈从甘泉仗”,扈从,随从;甘泉仗,古代皇帝出行时的仪仗队。诗人想象友人作为随从,跟随皇帝出行,享受荣华,表达了对友人仕途顺利、地位显赫的羡慕之情。

“我自经营下泽车”,经营,管理、打理;下泽车,古代低矮的车辆,此处可能暗喻诗人自己在较低职位或较为平凡的生活状态中努力工作、打理事务。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展现了自己与友人生活状态的不同,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现状的自嘲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特有的风骨与情怀。

作者介绍
王安中

王安中
朝代:宋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
猜你喜欢

郡中遣意寄友人

溪云澹澹浪悠悠,十二州中最小州。

花落喜过流水寺,月明懒下看潮楼。

药栏梅润秋重换,棋局松阴夜不收。

吟寄故人如借问,钓鱼矶在海西头。

(0)

鹧鸪天·其二上元词

日暮迎祥对御回。宫花载路锦成堆。

天津桥畔鞭声过,宣德楼前扇影开。

奏舜乐,进尧杯。传宣车马上天街。

君王喜与民同乐,八面三呼震地来。

(0)

瑞鹤仙.寿妇人七十三十一月廿二

正迎长时节。细数来、两旬已浃,两朝方越。

画堂人笑悦。见瑞烟香袅,寿星明彻。丝丝华发。

问瑶池会客,几见桃结。

才经八十,春秋不记,绛人年月。奇绝。

诗书教子,陶母等伦,曹家风烈。鼎来□德。

儿孙尽、蓝袍客。

便从今,一轴金花鸾锦,十藏琅函贝叶。

愿常如、秋月圆时,长生真诀。

(0)

湘灵瑟

霜风摧兰。银屏生晓寒。淡扫眉山。脸红殷。

潇湘浦,芙蓉湾。相思数声哀叹。画楼尊酒闲。

(0)

谒金门.赠歌妓

真个美。水墨观音难比。闻道观音谁不害。

见来须顶礼。徐步金莲满地。那更兰心聪慧。

一曲清歌离皓齿。梁尘飞不已。

(0)

谒金门

满地落红千片。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