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书》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读书(dú shū)的意思:
◎ 读书 dúshū
(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
(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
她读书很用功惠施(huì shī)的意思:指慷慨施舍,乐于助人。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呶呶(náo náo)的意思:形容说话声音低沉、沙哑,不清楚。
胜处(shèng chù)的意思:指人或事物在某种条件下获得胜利或优势的位置或状态。
书人(shū rén)的意思:指读书人,有学问的人。
万物(wàn wù)的意思:指世间的一切事物,包括人、物、事、理等。
读书人(dú shū rén)的意思:指喜欢读书、勤奋学习的人。
- 翻译
- 惠施谈论世间万物
槃特却忘了其中一句
- 注释
- 惠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名家代表人物之一。
万物:指世间各种事物。
槃特:可能是惠施的一个学生或者与他讨论的对象,名字不详。
忘:忘记。
寄语:写信或告诉,这里是劝告的意思。
读书人:泛指求学或爱读书的人。
呶呶:形容说话声音大且啰嗦。
胜处:优越之处,高明之处。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反映了王安石对于读书求知态度的一种独特看法。从诗中“惠施说万物,槃特忘一句”可见,诗人赞赏惠施(惠子)对事物的广博了解,但即便是这样广泛的知识,也难免有所遗漏,这里的“槃特”指的是细微之处,一句不留意便会忘记。紧接着,“寄语读书人,呶呶非胜处”表达了诗人对那些自以为掌握了大量知识而沾沾自喜的读书人的告诫,认为单纯地积累知识并不算是真正的成功之道。
王安石通过这两句诗,传递出一种超越肤浅学问、追求更深层次智慧与理解的思想。他的言下之意,是提倡读书人应当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寻找真理,而不应仅满足于表面的堆砌和记忆。整首诗体现了王安石的学问观和治国理念,既有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映射出他对于国家大计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