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霜思已深,对雪重悽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履霜(lǚ shuāng)的意思:履行艰难的任务或冒险的行动。
谁生(shuí shēng)的意思:指人生的起源和命运的命题。
无色(wú sè)的意思:没有颜色,指事物没有色彩。
竹笋(zhú sǔn)的意思:比喻新生事物或新生力量。
- 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哀思与感慨。"履霜思已深",开篇即以“履霜”这一细节,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深厚,霜冻象征着寒冷和哀伤,也预示着岁月的无情。"对雪重悽恻",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的情绪,雪花的飘落不仅带来了寒冷,更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凉。
接着,“竹笋为谁生”,这一句运用了反问的手法,既是对自然界生长现象的疑问,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在寒冷的环境中,竹笋依然顽强生长,但诗人却在思考,这样的生长是为了谁?这不仅是对个体生命的反思,也是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寒林惨无色",将整个画面的氛围推向了极致,寒冷的树林失去了往日的生机与色彩,显得格外凄凉。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深沉的哀思与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谢榛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波动,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满庭芳.乙巳八月十日登博见楼作
丹雘浮空,琉璃耀日,上云楼阁眈眈。
□□居士,燕坐息玄谈。
十载劳心问道,今悟罢、截日停参。
凝神处,九苞丹凤,翔舞在山南。喃喃。
成障碍,千经万论,从此休贪。
且陶陶兀兀,对酒醺酣。
清兴有时狂放,扁舟上、绿水澄潭。
渔歌起,从他两岸,齐笑老翁憨。
渌波亭
我爱东南郡,恩容守会稽。
府当秦望北,园枕卧龙西。
水为流觞引,亭因正俗题。
松篁清有韵,桃李密成蹊。
一沼开方鉴,双桥亘采霓。
晓波平漾漾,春草碧萋萋。
城上兴崇构,林端露半梯。
登疑青汉近,坐与白云齐。
山色回头是,湖光照眼迷。
笙歌随分有,樽斝逐欢携。
月夜宜飞盖,花时醉似泥。
蓬莱风景异,此地好长栖。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