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落·其一》
《黄落·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黄落未云满,秋声夜始多。

稍含疏雨去,微带早霜过。

粉飘三径箨,衣乱一池荷。

蟋蟀相怨,当如岁暮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径(sān jìng)的意思:指三条道路,比喻做事情的方法或途径。

岁暮(suì mù)的意思:岁末年底,即将过去的一年。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相怨(xiāng yuàn)的意思:互相怨恨、互相埋怨

早霜(zǎo shuāng)的意思:早霜指秋天初霜出现的早晨,比喻事物的变化或者危险的预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季节更替的自然之美与哀愁之感。

首联“黄落未云满,秋声夜始多”描绘了秋天的落叶并未完全铺满大地,但夜晚的秋声却开始增多,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这里的“黄落”指的是落叶,“云满”则暗示了落叶覆盖大地的情景,而“秋声”则指自然界中因季节变化而产生的各种声音,如风声、虫鸣等。

颔联“稍含疏雨去,微带早霜过”进一步描绘了秋日的天气特点。这里“疏雨”指的是稀疏的雨滴,“早霜”则是指秋季早晨的霜冻。这两句通过“去”和“过”的动词,形象地表现了雨和霜在秋日中的短暂停留,以及它们对环境的影响。

颈联“粉飘三径箨,衣乱一池荷”则转向对植物的描写。这里的“粉飘”可能是指落叶或花瓣随风飘散,“三径”是古代文人常用来象征隐居生活的道路,此处可能暗喻落叶飘零的景象;“衣乱”形容荷叶在秋风中摇曳,显得杂乱无章,而“一池荷”则点明了荷塘的场景。这两句通过植物的变化,反映了秋天的萧瑟与生命的衰败。

尾联“蟋蟀频相怨,当如岁暮何”以拟人的手法,将蟋蟀的叫声比作哀怨之声,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老去的感慨。在这里,蟋蟀的频繁哀鸣似乎在诉说着对即将到来的冬天的恐惧,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深秋时节特有的凄美与哀愁,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郭宗舜过访凤山寺

双林过雨乱飞花,草绿空门一径斜。

折角有巾迎郭泰,问奇无字答侯芭。

凤凰秀色开方丈,薝卜微香散法华。

白社风流尊酒在,攒眉?复似陶家。

(0)

题沈纯甫绿萝庄·其二

岂为长生赋采芝,二毛心事少人知。

沈郎不问腰消瘦,兴到还裁八咏诗。

(0)

寿夏司马·其二

司马云台望,大夫雪苑才。

清风闻八郡,紫气近三台。

阁静鱼频挂,庭閒鹤正回。

此时瞻法象,应可拟蓬莱。

(0)

赠金子鲁开府·其一

大楚劳分镇,全闽重策勋。

虎符娴妙略,龙剑静妖氛。

白羽摇山月,朱旗拂海云。

辕门无别事,传檄草雄文。

(0)

三洲十景·其六三江雪浪

海门烟雾深,忽见秋涛起。

欲折扶桑枝,乘潮去万里。

(0)

菩萨蛮.桐月

一钩新月凉如许。娟娟飞上梧桐树。客思怕惊秋。

箫声何处楼。筛风浑不定。络纬鸣金井。

和露凭阑干。夜深么凤寒。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