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烦(bù fán)的意思:不烦意指心境宁静,不受外界干扰,不被困扰烦恼。
芳樽(fāng zūn)的意思:形容酒味芳香。
高斋(gāo zhāi)的意思:指高屋建瓴、高人一等的书斋。
鲑菜(guī cài)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在困境中能够迅速适应并获得生存的能力
静境(jìng jìng)的意思:指心境宁静,环境安宁的状态。
狼藉(láng jí)的意思:混乱不堪,杂乱无章。
轻凉(qīng liáng)的意思:轻松愉快,没有负担或压力。
随宜(suí yí)的意思:根据情况随意决定
晚秋(wǎn qiū)的意思:晚秋指秋季的末期,也可比喻事物发展到最后的阶段。
午阴(wǔ yīn)的意思:指正午时分的阴凉处,比喻处境艰难、陷入困境。
因依(yīn yī)的意思:因为依赖、依靠
枣梨(zǎo lí)的意思:指两种截然不同的事物或人,彼此之间没有共同之处。
- 翻译
- 夏日午后的喧闹刚刚消散,我暂时来到高雅的书斋倚窗远望。
菖蒲和芡实依附在池塘的残余水势中,枣梨在秋意渐浓的园子里零落散乱。
微风带来一丝清凉,仿佛能随意采摘,宁静的环境让人留连忘返并不觉得厌烦。
确实,在官吏的生活中也能体验到隐逸的乐趣,就让鲜美的鲑鱼和美酒相伴吧。
- 注释
- 午阴:午后的阴凉。
初转歇:刚刚消散。
馀喧:残留的喧嚣。
高斋:高雅的书斋。
凭轩:倚窗。
蒲芡:菖蒲和芡实。
残涨沼:残余的水势。
枣梨:枣树和梨树。
狼藉:散乱。
轻凉:微凉。
著衽:触碰衣襟。
堪掇:可以采摘。
静境:宁静的环境。
须信:确实相信。
吏中:官吏的生活。
隐趣:隐逸的乐趣。
随宜:适宜。
鲑菜:鲑鱼。
芳樽:美酒。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午后转阴的静谧场景,诗人在高斋凭栏处临风,享受着清凉和宁静。蒲藕依旧沼泽之旁,枣梨散落于晚秋的园中,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
"午阴初转歇馀喧"一句,捕捉了午后天气变化和自然界声音的微妙转换。"暂到高斋一凭轩"则表明诗人寻找一个高处以望远眺。接下来的几句,通过蒲芡、枣梨等景物描写,展现了园中秋意盎然的画面。
在这宁静的氛围中,"轻凉著衽如堪掇"一句传递出一种舒适和温馨,仿佛诗人正享受着微风拂面。"静境留人自不烦"则透露了诗人心中的平和与满足。
最后两句"须信吏中逢隐趣,随宜鲑菜伴芳樽"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从容态度,似乎在说,无论是工作还是饮食,都应该顺其自然,寻找其中的乐趣。这样的生活态度与诗中的意境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宁静而又不乏幽默感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日午后的自然景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艺术上的高超造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谢师直南阳上坟
跃马清明前,行将拜孤垄。
松吹送悲声,缘缨泪如涌。
三岁宰南方,奠斝阻亲捧。
山下独徘徊,雨来云蓊蓊。
送胡都官知潮州
自昔揭阳郡,刺史惟韩侯。
韩侯初来时,问吏泷水头。
到官谕鳄鱼,夜失风雨湫。
乃知抱正直,异类尚听谋。
潮虽处南粤,礼义无遐陬。
勿言古殊今,唯在政教修。
适闻豫章士,勇往登犀舟。
不畏恶溪恶,叠鼓齐歌讴。
远持天子命,水物当自囚。
更寻贤侯迹,书上揭阳楼。
送京西转运李刑部移京东转运
列藩环王都,遂分东西道。
统制连别京,守臣多硕老。
外台持权纲,才具必美好。
公今且更践,入用颇不早。
乃令山东粟,饷馈岁可保。
古路趋汶阳,长风吹绿草。
送师直之会稽宰
天下风物佳,莫出吴与越。
新罢吴官来,又随越舸发。
连宰吴越间,皆迩蛟鼍窟。
伯氏复同郡,邑境接民垡。
宁将内隔外,正似肉附骨。
姚江遗鱼蟹,稽山奉笋蕨。
足得相交欢,高堂未华发。
送子意不尽,念逐有明月。
送石昌言舍人还蜀拜扫
紫微星宿何煌煌,掖垣华阁上相当。
舍人亦与泰阶近,两两联裾如雁行。
其间飞星入王垒,天子赐告归故乡。
锦鞯金辔照栈去,文园渴令难可望。
杨雄位卑才执戟,岂有爵禄多文章。
石公官显职且贵,还家展墓酹椒浆。
太守趋尘里人避,岷山松柏风凄凉。
椎牛行酒与耆旧,耆旧醉归呼此郎。
公置名分共其乐,敦厚世俗时陶唐。
郎呼只作曩日视,安知锵玉侍明光。
归来却向凤池直,诏言一出称庙堂。
庙堂萧曹不草草,润色鼓动辞琅琅。
鳌头蓬莱便可到,蜀人更贺烹猪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