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于 中 丞 使 北 蕃 唐 /雍 陶 朔 将 引 双 旌 ,山 遥 碛 雪 平 。经 年 通 国 信 ,计 日 得 蕃 情 。野 次 依 泉 宿 ,沙 中 望 火 行 。远 雕 秋 有 力 ,寒 马 夜 无 声 。看 猎 临 胡 帐 ,思 乡 见 汉 城 。来 春 拥 边 骑 ,新 草 满 归 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边骑(biān qí)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骑马巡逻,保卫边疆的军队。
归程(guī chéng)的意思:指返回原来的地方或归还的路程。
国信(guó xìn)的意思:国家的信用和声誉。
火行(huǒ xíng)的意思:形容事物有火焰燃烧的样子,也指事物迅速发展、蓬勃兴盛。
将引(jiāng yǐn)的意思:指引、引导
经年(jīng nián)的意思:经过多年的时间
来春(lái chūn)的意思:指春天的到来或春季的来临。
双旌(shuāng jīng)的意思:指两面旗帜,比喻双方力量相当,互不相让。
通国(tōng guó)的意思:全国都通行的意思,表示遍及全国、普遍通用。
无声(wú shēng)的意思:没有声音或没有发出声音。
野次(yě cì)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或集会上,对演出或表演不满意而发出的嘘声或喝倒彩声。
依泉(yī quán)的意思:依靠泉水
有力(yǒu lì)的意思:力量充沛,有能力,有影响力。
- 翻译
- 北方将领引领着两面旗帜,山路漫长,沙漠中的积雪一片平坦。
历经多年,才能与国家通信,按天数计算,期待着获取异族的情报。
在野外靠着泉水过夜,行走在沙地中,远远看见烽火传递消息。
秋天的猛雕显得更有力量,夜晚的寒马却悄然无声。
在胡人的营帐旁观看狩猎,心中思念着故乡的汉城。
春天来临,我将率领边疆的骑兵归来,沿途将是新生的青草覆盖的归途。
- 注释
- 朔:北方。
旌:旗帜。
山遥:山路遥远。
碛:沙漠。
经年:多年。
蕃情:异族的情报。
野次:野外。
沙中:沙漠中。
远雕:秋天的猛雕。
寒马:夜晚的马。
胡帐:胡人的营帐。
汉城:故乡的汉朝城市。
拥边骑:率领骑兵。
新草:新生的青草。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征的壮丽景象和深沉情感。朔将引领着旗帜,穿越连绵的雪地,展现了边塞之战的艰苦与辽阔。
“经年通国信”一句透露出长时间的通信不便,反映了古代边远地区交通的困难,以及军中将士对家乡的思念。诗人通过“计日得蕃情”表达了这种渴望和牵挂。
接下来的“野次依泉宿,沙中望火行”则生动地描绘了军队在荒凉之地扎营的情景,以及士兵们对火的依赖。诗中的意境给人一种时间静止、空间辽阔的感觉。
"远雕秋有力,寒马夜无声"一句,则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边塞军马在严冬中仍旧保持着战斗力的坚韧,以及深夜里只有沉默而非喧哗。这里透露出一种战士的坚毅和悲壮。
“看猎临胡帐,思乡见汉城”则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无限眷恋。即便是在边塞狩猎的场面中,也不禁让人想起遥远的家乡和繁华的汉城。这一句深刻地揭示了边疆将士们心中的乡愁。
最后,“来春拥边骑,新草满归程”则预示着战争即将结束,春天到来时将士们将拥抱着胜利回归,而路途中生机勃勃的新草似乎在欢迎这次光荣的归来。这不仅是对军事行动的一种期待,也是对和平生活的一种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雄浑的笔触,细腻的情感,以及深远的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场边塞战争的壮观画卷,同时也传达了将士们对于家国的无限思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上徐舍人铉
几宵烟日锁栖台,欲寄侯门荐祢才。
满面尘埃人不识,谩随流水出山来。
游溧阳霞泉寺限白字
近枕吴溪与越峰,前朝恩赐云泉额。
竹林晴见雁塔高,石室曾栖几禅伯。
荒碑字没莓苔深,古池香泛荷花白。
客有经年别故林,落日啼猿情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