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说韦苏州,于余今见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把笔(bǎ bǐ)的意思:指写文章或书信。
不识(bù shí)的意思:不了解或不认识
候虫(hòu chóng)的意思:指眼泪一滴接着一滴地流下来,形容非常伤心或悲痛。
饥寒(jī hán)的意思:指饥饿和寒冷,形容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枯枝(kū zhī)的意思:指没有生气、没有活力或没有用处的人或事物。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入耳(rù ěr)的意思:指言语或声音听起来舒服、顺耳。
识字(shí zì)的意思:
◎ 识字 shízì
[become literate] 认识文字识者(shí zhě)的意思:指能够认识、了解事物本质和内涵的人。
题品(tí pǐn)的意思:指对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进行评价、赞赏、鉴赏。
屋壁(wū bì)的意思:指房屋的墙壁。
辛酸(xīn suān)的意思:形容苦楚、痛苦、辛苦。
吟诗(yín shī)的意思:吟咏诗词。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所作的《谢东倅包宏父三首·癸卯夏(其三)》。诗人以朴素的语言自述,表达对韦苏州(韦应物)诗歌风格的认同和学习。他虽然一生不识字,却凭借直觉和感受,拿起笔尝试写诗,试图捕捉韦苏州那种在困苦中抒发辛酸情感的诗风。
诗中提到“旧说韦苏州”,表明诗人对韦应物的赞赏,认为他的诗歌能够真实反映生活中的艰辛与苦涩。诗人通过描绘“候虫鸣屋壁”、“风蝉啭枯枝”的场景,将自己的生活状态与韦应物的作品相联系,表达出生活的艰难和内心的酸楚。
然而,诗人也意识到自己的诗歌可能不够独特或出奇,“但有可怜声,入耳终无奇”,暗示自己可能只是模仿而缺乏创新。最后两句“宏斋误题品,恐贻识者讥”,表达了对自己作品可能被误评或受到误解的担忧,担心会因此而遭到行家的批评。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谦逊的态度和对诗歌艺术的真诚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前辈诗人韦苏州的敬仰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祝英台近 除夜立春
翦红情,裁绿意,花信上钗股。
残日东风,不放岁华去。
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
旧尊俎。
玉纤曾擘黄柑,柔香系幽素。
归梦湖边,还迷镜中路。
可怜千点吴霜,寒销不尽,又相对、落梅如雨。
霜叶飞 重九
断烟离绪。
关心事,斜阳红隐霜树。
半壶秋水荐黄花,香噀[1]西风雨。
纵玉勒,轻飞迅羽。
凄凉谁吊荒台古?
记醉踏南屏,彩扇咽、寒蝉倦梦,不知蛮素。
聊对旧节传杯,尘笺蠹管,断阕经岁慵赋。
小蟾斜影转东篱,夜冷残蛩语。
早白发、缘愁万缕。
惊飙从乌纱去。
漫细将、茱萸看,但约明年,翠微高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