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大(bù dà)的意思:不大表示程度不深、程度轻微或数量较少。
俯仰(fǔ yǎng)的意思:低头和抬头的动作,表示对上级或长辈的敬重和顺从。
进德(jìn dé)的意思:指人们通过学习、修身养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品德。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口诵(kǒu sòng)的意思:口头背诵。
愧怍(kuì zuò)的意思:愧怍是指因为自己的过失、错误而感到羞愧和惭愧。
立身(lì shēn)的意思:指树立起自己的事业或地位,立足于社会。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圣人(shèng rén)的意思:指具有高尚品德、智慧卓越的人
为难(wéi nán)的意思:指处于困境或难题中,感到困扰、犹豫不决或无法抉择。
无愧(wú kuì)的意思:没有辜负
闲闲(xián xián)的意思:空闲、无事可做
小人(xiǎo rén)的意思:指心胸狭窄、卑鄙无耻、行为恶劣的人。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自安(zì ān)的意思:指自己安心、安逸、安稳。
俯仰无愧(fǔ yǎng wú kuì)的意思:指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坦然自信,无愧于心。
- 鉴赏
这首诗《咏怀三首(其二)》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全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个人修养与道德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句“居屋虽不大,终日心闲闲”,描绘了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与内心的宁静。即便生活空间有限,但心灵却能保持平和与自由,不受外在物质条件的束缚。
接着,“口诵圣人书,立身仁义间”两句,强调了通过学习古代圣贤的教诲来塑造自己的人格,使自己在社会中能够遵循仁义之道行事。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文化价值的传承与弘扬。
“俯仰无愧怍,兹道诚为难”则进一步阐述了道德实践的艰难与重要性。诗人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言行一致,不违背内心的原则,是极为不易的。这既是对自身道德标准的坚守,也是对社会公正与道德秩序的维护。
最后,“君子常进德,小人偷自安”对比了不同人格特质的表现。君子不断追求品德的提升,而小人则往往满足于表面的安逸,缺乏内在的道德追求。这一对比不仅揭示了人性的不同面向,也暗含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的探讨,展现了郑思肖对于理想人格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正义的执着追求。在简洁明快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味,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林别驾之南康
匡庐之山朝雨歇,万壑千岩敛晴色。
芙蓉朵朵翠欲流,漠漠溪桥少行客。
白鹿古洞翳莓苔,紫阳教规遗墨迹。
君今半刺此名区,山川文献两清绝。
忆从太学诵君文,落地珠玑江动色。
吴门梦寐驰停云,燕台杯酒共明月。
明月高高还照人,一从离合几圆缺。
那知此会不可常,仆夫在门又言别。
是时江云凝不飞,冻雨霏霏半成雪。
玉树临风不可扳,琪花著草真堪折。
折赠难将一段情,强写新诗手欲裂。
长材政理良不难,伫听佳声满城阙。
公暇匡庐载酒过,好景寄予壮心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