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鸟唤人耕垄上,好山随我入城中。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春草(chūn cǎo)的意思:指在春天生长的草,比喻年轻的人或事物。
从人(cóng rén)的意思:遵循众人的意见或行动,没有独立思考和主见。
梵宫(fàn gōng)的意思:指寺庙或宫殿等建筑物的壮丽和庄严。
耕垄(gēng lǒng)的意思:指耕种农田,比喻辛勤努力地工作。
归思(guī sī)的意思:回想;思念;怀念
看花(kàn huā)的意思:看花指目光不专注、注意力不集中,只顾观看花朵而忽略了其他重要事物。
门童(mén tóng)的意思:门童指的是守门的仆人,也泛指门口看门的人。在成语中,门童常用来形容人的待遇低下、地位卑微。
童稚(tóng zhì)的意思:指年幼天真无邪的孩童,也可形容成年人举止幼稚、不成熟。
相语(xiāng yǔ)的意思:通过眼神、面部表情或其他非语言方式进行交流和沟通。
消尽(xiāo jìn)的意思: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一路(yí lù)的意思:一直、一同的意思,表示在某个过程或者行动中持续不断,没有中途停顿或改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时节前往陵墓祭拜后返回途中的所见所感。开篇“一路看花过梵宫”,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美景,梵宫与鲜花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氛围。接着,“从人皆插数枝红”描述了人们在祭扫时佩戴红花的情景,既体现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也增添了节日的色彩。
“惹添归思缘春草,消尽馀酣爱晚风”两句,诗人借春草和晚风表达了对故乡和自然之美的深深眷恋,以及对归家的渴望。春草的生长和晚风的轻拂,都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使得归家的念头更加迫切。
“啼鸟唤人耕垄上,好山随我入城中”则通过鸟鸣和山色的变化,进一步渲染了旅途中的生机与变换,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鸟儿的啼叫仿佛在呼唤着农人的劳作,而远处的好山随着诗人步入城市,象征着自然与城市的和谐共存。
最后,“候门童稚欢相语,留得榆餈待献翁”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孩子们在门前欢声笑语,准备着榆餈(一种传统食品)来迎接老人。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家庭的温暖与和谐,也寄托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厚情感和对传统节日习俗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清明时节的旅程中对自然、家乡、亲情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与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使君以十月上休日燕通判教授县令录参沅陵贵溪两尉曹蕃亦与焉坐间出示宋莒公草书刘宾客诗图李西台吕东莱朱希真赵忠简诗帖蕃赋诗十二韵以纪其事
假日黄堂燕,穷冬白昼长。
风流话前哲,翰墨出珍藏。
莒国龙蛇字,西台锦绣章。
东莱先理致,朱老继颠狂。
最后吾宗帖,深于往事伤。
污泥跃鳅鳝,大薮暴豺狼。
薄暮仍添火,终筵更益觞。
时虽当岁廪,气乃返春阳。
此固公为德,宁云势所当。
广文忘独冷,半刺喜翱翔。
四士俱才茂,一夫惟鬓霜。
骖鸾看霄汉,买犊自耕桑。
送新茶与俞尉
山居每啜社前香,及是清明茶政尝。
叹我白头无母遗,一杯持与供高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