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阁杂咏·其二十》
《山阁杂咏·其二十》全文
明 / 梁维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飞飞玄鸟兼黄鸟,灼灼红花白花

安得词人三五辈,共题花鸟纪年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词人(cí rén)的意思:指善于作词的人,特指擅长写词的文学家或艺术家。

飞飞(fēi fēi)的意思:形容飞速、迅猛。

红花(hóng huā)的意思:指美丽、鲜艳的花朵,也可比喻出色、杰出的人或事物。

花鸟(huā niǎo)的意思:指花和鸟,泛指各种美丽的花朵和鸟类。

纪年(jì nián)的意思:指按照年代顺序记录历史事件或个人年龄的方法。

年华(nián huá)的意思:

[释义]
(名)时光,年岁。
[构成]
偏正式:年(华
[例句]
年华似流水。(作主语)

鸟纪(niǎo jì)的意思:比喻时间极短暂,如鸟儿掠过天空一样飞快。

三五(sān wǔ)的意思:指数量为三或五,形容不多但足够。

题花(tí huā)的意思:指在作文或书法中加上一些不相干的花纹或图案,以掩盖自己的不足或错误。

玄鸟(xuán niǎo)的意思:指神秘而灵异的鸟类,比喻希望或好运降临。

灼灼(zhuó zhuó)的意思:形容光亮明晃晃的样子,也用来形容热情洋溢、生机勃勃的景象。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阁之景,以飞舞的玄鸟与黄鸟,以及红白相间的花朵为画面主体,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象。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春光的欣赏之情,并寄希望于能有几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一同前来,共同题写诗篇,纪念这美好的一年时光。

诗中“飞飞玄鸟兼黄鸟”一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将黑色的玄鸟与黄色的黄鸟并置,不仅展现了色彩的鲜明对比,也暗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接着,“灼灼红花间白花”一句,通过“灼灼”一词生动地描绘了红花的鲜艳夺目,而“白花”则在其中穿插,形成了一种和谐而又富有层次感的画面。

最后,“安得词人三五辈,共题花鸟纪年华”表达了诗人对于文人雅士相聚,共同创作的美好愿望。这里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寄托了对友情和艺术交流的向往,希望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共享这份喜悦,留下珍贵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捕捉了春日山阁的独特魅力,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人文情怀,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梁维栋
朝代:明

梁维栋,字完太。恩平人。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一六〇三)贡生,后任陕西同州州同,两视州篆,政绩大著。将不次擢,遽谢病归。寻幽山水间,吟咏自适,以寿终。有《水阁诗钞》。民国《恩平县志》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壬申仲春之朔,为太师母张母王太夫人荣窆之期。敬成五古两章,以志哀悼,并慰师母及冠春亮吉赞衡诸弟·其二

我师天下雄,奇气远尘俗。

被服儒者俦,期为苍生福。

曰矿曰沙田,慷慨筹之熟。

中道忽摧殂,冤沈抑何毒?

茫茫大江濆,凄风摇慈竹。

思子痛登台,老泪挥簌簌。

绕膝赖孙曾,蔗境备五福。

昂首各青云,天衢骋骅騄。

树德百年长,口碑非我独。

(0)

黄山之歌

匡庐三叠飞千尺,泰岱初阳旋火轮。

未若黄山天削就,群峰一一展奇珍。

天都壁立冰川擦,探海松疑扪北辰。

皴法多般看不尽,始知画笔出天真。

玉屏一夜狂风雨,云海茫茫弥寰宇。

尘世风波一望平,心超物外忘今古。

莲花阅尽仙桃开,天海从知即玄圃。

历尽崎岖见平畴,我思于此构堂庑。

幽深西海极嵯岈,怪石奇峰映晚霞。

北海巍峨花生笔,清凉台上趣无涯。

皮蓬峰拥胸怀壮,云谷流清茶味嘉。

浴罢温泉消积累,玆游我欲向人誇。

(0)

初夏早行

晓上征骖月半斜,居人未起露沈沙。

雨鸠南北隐相唤,浓绿香来清胜花。

(0)

秋月

邻笛风飘断续鸣,一轮吹出九霄明。

画堂烛灭光逾满,翠桁帘开气转清。

细草侵阶含润意,残荷承露滴秋声。

嫦娥莫悔偷灵药,夜夜窥人倍有情。

(0)

岁朝春

一纸工书诸事吉,百年稀遇岁朝春。

酒馀窥镜衰颜嫩,诗计题楹命意新。

磊磊琴樽环座客,怡怡花草合家人。

国华物瑞联翩记,也是当朝珥笔臣。

(0)

题龚泽山诗草

早岁声华过洛阳,才多玉尺未堪量。

十年传食如轮转,一曲高歌笑铗长。

阅世渐同秋意淡,思乡愈觉月痕凉。

琴书入幕怜漂泊,閒买村醪洗侠肠。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