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名为《戒好色》,由清代诗人安祯所作。诗中以“钟情花柳逞风流”开篇,描绘了沉迷于美色之人放纵享乐的情景,暗示了这种行为背后的轻浮与不羁。接着,“伐髓枯精最可忧”一句,表达了过度追求感官享受对身心健康的严重危害,暗含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担忧和批判。
“迷恋红裙多败德”进一步点明了沉溺于美色可能导致道德沦丧的后果,警示人们要警惕情感的过度投入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后,“劝君磨去上青楼”一句,以直接的建议告诫读者,应当远离这样的诱惑,寻求更健康、更有意义的生活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深刻揭示了过度追求感官享受的潜在风险,以及对个人品德和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自律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祭崇福肇老
兄主两山,无顷刻暇。踆踆走俗,类古普化。
人始不识,睢盱猜讶。徐察情真,有朴无诈。
翕然同声,真本色者。未几废宇,耽耽大厦。
昔瓶无粟,今廪多稼。松弯易地,筋力已谢。
犹命肩舆,日谒百舍。车殆马烦,途远将夜。
一身破甑,万事飘瓦。追惟何及,抚事悲吒。
飞书别我,历举昔话。云何良友,天不少借。
一香永诀,老泪盈把。
祭端明尤木石
昔大慧师,道鸣东南。率先伏膺,横浦紫岩。
繇是遍交,渡江诸老。钩党牵连,优游岭岛。
至今微言,皎若日星。公忽开卷,如暗得灯。
遂登蓬山,乃掌太史。金銮应制,倚马万字。
平生补衮,用功最深。群媢众嫉,独天赏音。
宝祐一疏,据经引义。申救大臣,惟有去耳。
疑公前身,即二张公。与大慧师,所立一同。
末劫浮荣,磨灭谁纪。晚节芬芳,公真不死。
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
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
公重感慨,伐石再镌。著语未了,骑鲸翩然。
某畴昔亲奉麈尾,霏屑冰座,墨妙堆几。
俛仰之间,事往迹陈。更几百年,复生斯人。
《祭端明尤木石》【宋·释善珍】昔大慧师,道鸣东南。率先伏膺,横浦紫岩。繇是遍交,渡江诸老。钩党牵连,优游岭岛。至今微言,皎若日星。公忽开卷,如暗得灯。遂登蓬山,乃掌太史。金銮应制,倚马万字。平生补衮,用功最深。群媢众嫉,独天赏音。宝祐一疏,据经引义。申救大臣,惟有去耳。疑公前身,即二张公。与大慧师,所立一同。末劫浮荣,磨灭谁纪。晚节芬芳,公真不死。公于大慧,世异心通。儒喜诋佛,公愈推宗。紫岩之铭,过者必式。酷哉秦火,毁珠陨璧。公重感慨,伐石再镌。著语未了,骑鲸翩然。某畴昔亲奉麈尾,霏屑冰座,墨妙堆几。俛仰之间,事往迹陈。更几百年,复生斯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8667c6bb4f197d0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