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卑栖(bēi qī)的意思:指低微的地位或卑贱的身份。
毕逋(bì bū)的意思:形容文思敏捷,才情出众。
差池(chā chí)的意思:指差距、差别。
茅檐(máo yán)的意思:指房屋的屋檐,也用来比喻贫困困苦的生活环境。
蓬艾(péng ài)的意思:形容状况艰苦、贫困。
秦氏(qín shì)的意思:秦朝的,指与秦朝有关的事物或人物。
秦人(qín rén)的意思:指有勇无谋的人,形容只有勇气而缺乏智慧的人。
吴宫(wú gōng)的意思:指草木茂盛的宫殿,比喻富丽堂皇、华丽辉煌的宫殿。
野田(yě tián)的意思:指田地荒芜、草木丛生,形容荒废、不经营的田地。
遗火(yí huǒ)的意思:指燃烧殆尽的火焰,比喻事物的遗存或余烬。
鹰鹯(yīng zhā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力极为敏锐。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吴宫燕(wú gōng yàn)的意思:指人心不安定,四处飞扬,无法安定下来。
- 翻译
- 毕逋是秦地的乌鸦,吴宫的燕子则飞翔不齐
秦地的人们像对待鸟巢一样危险地持弓搭箭,吴宫的燕子因火灾而巢穴空散
田野间的麻雀啊,整日在茅屋檐下觅食
它们在蓬艾丛中低飞啄食,无所畏惧,鹰鹯和网罗都难以威胁
- 注释
- 毕逋:秦地的一种乌鸦。
秦氏:指秦地。
差池:形容燕子飞翔时的不整齐。
吴宫:吴国的宫殿。
挟弹:持弓搭箭。
巢若危:像鸟巢一样危险。
遗火:遗留的火灾。
野田雀:田野上的麻雀。
茅檐:茅草屋顶。
角:屋檐角落。
卑栖:低处栖息。
俛啄:低头啄食。
蓬艾:杂草。
鹰鹯:猛禽,如鹰和鹯。
缯:丝织品,这里泛指网罗。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萧瑟的景象,通过对比乌鸦和燕子的不同命运,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物是人非的感慨。首句“毕逋秦氏乌,差池吴宫燕”直接点出了两种鸟类的不同遭遇,其中“毕逋”一词形容鸟儿聚集的景象,而“秦氏乌”和“吴宫燕”则分别代表了北方强大的秦国与南方富庶的吴国,通过它们所栖息的地方隐喻历史变迁。
接着,“秦人挟弹巢若危,吴宫遗火巢空散”进一步展开了这种对比。秦人之所以“挟弹巢若危”,是因为他们曾经的强大如今已成往事,而“吴宫遗火巢空散”则透露出吴国昔日繁华如今只剩余烬的凄凉景象。
诗中随后转向自然界,“不知野田雀,终日茅檐角”,通过描述野田中的麻雀整日栖息于稻草之上,传达出一种无忧无虑、与世隔绝的情态。最后,“卑栖俛啄蓬艾间,不畏鹰鹯与缯?”一句中,“卑栖”二字形容麻雀的低矮与不起眼,而“俛啄蓬艾间”则表明它们在蓬草丛生之处觅食,虽然生存环境艰苦,却仍旧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执着和坚持。末尾问句,“不畏鹰鹯与缯?”则是诗人对于麻雀敢于在危险中求生的赞叹。
整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鸟类生存状态,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生命坚持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赋得张公洞寿吴封君
羽客寻仙地,灵丘开洞天。
云根宛自裂,风穴递相缠。
合沓藏丹磴,玲珑散紫烟。
珠林秋不落,赤日夜长悬。
凤吹俄云去,龙车岂再旋。
福庭还似昨,真气独萧然。
石坼烧金灶,苔荒种杏田。
非公复栖遁,阒寂此山川。
成化丙戌夏五月予得罪谪泉南提举道经金鳌门生彭宜鉴梦中有作意若为予者时九月二十一日也
墙角寒梅昨夜开,谁知春在雪中回。
松筠到处为贞友,桃李漫山总俗材。
清影不随流水去,暗香时逐好风来。
冰肌玉骨无人识,先占千红万紫魁。
送黎信归故乡
商飙起西陆,倏忽为素秋。
客行惜迟暮,怀归逝不留。
舟楫晨已具,送子河之洲。
千里远结交,三载笃绸缪。
欢洽谐琴瑟,夙昔同衾裯。
云何当乖分,私情怅悠悠。
山川绕归路,岂不思同游。
俯观江汉水,滔滔俱东流。
惜哉南飞鸿,孤鸣违匹俦。
别离诚难任,斯须亦何忧。
终当返旧林,岁暮共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