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望(chái wàng)的意思:指对现状不满,渴望改变或追求更好的境况。
风雨(fēng yǔ)的意思:风雨是一个形容词词组,用来形容困难、艰险的境遇或艰苦的环境。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河朔(hé shuò)的意思:河朔是指河北和山西一带的地方。
开水(kāi shuǐ)的意思:指烧开的水,也用来比喻事情已经做好或已经准备好。
礼数(lǐ shù)的意思:指对待他人应该按照规定的礼仪互相往来,表示互相尊重和关心。
灵旗(líng qí)的意思:灵活机智的人或事物,能够迅速应对变化。
率然(shuài rán)的意思:毫不犹豫地,自然而然地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穹石(qióng shí)的意思:指天空中的巨石,比喻极高的境地或非凡的才华。
三台(sān tái)的意思:三个台子,指三个重要的地方或角色。
神功(shén gōng)的意思:指超凡脱俗的技艺或非凡的功绩。
水德(shuǐ dé)的意思:指人品高尚,道德行为端正,具备良好的品德修养。
四岳(sì yuè)的意思:四位有名望的山岳。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无风(wú fēng)的意思:形容没有风或者没有风势。
遥空(yáo kōng)的意思:指遥远的天空或高处。
寓公(yù gōng)的意思:将公事放在家里办,表示在家中就能完成公事。
郁盘(yù pán)的意思:指心中郁结的痛苦或烦恼。
真拜(zhēn bài)的意思:真心诚意地拜访或敬仰。
- 鉴赏
此诗《谒北岳庙(其二)》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通过对北岳庙的描绘与赞美,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情。
首联“郁盘河朔古今雄,柴望千秋礼数崇”,开篇即以“郁盘”形容北岳庙的雄伟壮观,历经千年仍保持着庄严的礼仪,体现了庙宇的悠久历史和崇高地位。
颔联“黑展灵旗开水德,白飞穹石见神功”,进一步描绘了庙宇中祭品的神圣与仪式的庄重。黑展灵旗象征着对神灵的敬仰,水德则代表了自然界的恩泽;白飞穹石则展示了神迹的显现,彰显了神灵的力量与恩赐。
颈联“尊同四岳非真拜,秩比三台是寓公”,通过对比,强调了北岳庙在宗教礼仪中的特殊地位,虽非真正的朝拜,但其仪式的规格却与四岳并列,与三台相匹,显示了庙宇在宗教体系中的重要性。
尾联“闻道率然元尔阵,可无风雨净遥空”,表达了诗人对北岳庙的景仰之情,认为庙宇的存在能够净化天地,带来风调雨顺,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赞美了北岳庙的宏伟与庄严,更蕴含了对自然神灵的敬畏之心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之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唐生
京师英豪域,车马日纷纷。
唐生万里客,一影随一身。
出无车与马,但踏车马尘。
日食不自饱,读书依主人。
夜夜客枕梦,北风吹孤云。
翩然动归思,旦夕来叩门。
终年少人识,逆旅惟我亲。
来学愧道瞢,赠归惭橐贫。
勉之期不止,多穫由力耘。
指家大岭北,重湖浩无垠。
飞雁不可到,书来安得频。
从驾游内苑应制
敕报游西内,春光霭上林。
花围千朵锦,柳撚万株金。
燕绕龙旂舞,莺随凤辇吟。
君王多雨露,化育一人心。
绿萼梅歌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馀,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誇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绿萼梅歌》【宋·陈著】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两地百五十年馀,花与国都相有无。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唐苑九月誇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667c66dc376c0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