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芭蕉叶上的露珠与团扇上所绘芭蕉的对比,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和触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意境。
首句“昨夜西窗雨”,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雨夜的景象,暗示着窗外的芭蕉叶上可能挂满了晶莹的露珠,为下文的描写埋下了伏笔。
次句“不知何树声”,则通过疑问的方式,引出了对声音的探寻。在雨后的宁静中,似乎能听到某种树叶摇曳的声音,但具体是哪棵树发出的声音却不得而知,这种不确定性增加了画面的神秘感。
第三句“今朝团扇里”,将话题转向了眼前的团扇。通过“今朝”二字,时间的转换使得读者的视线从窗外的自然景观转移到了手中的艺术品——团扇上。这不仅是一种空间上的转换,也是情感和思绪的转移。
最后一句“看得最分明”,是对团扇上所绘芭蕉的描绘。在这一刻,诗人仿佛透过团扇,看到了雨后芭蕉叶上的露珠,感受到了那份清新的生命力。这里的“最分明”不仅指视觉上的清晰,更蕴含着诗人内心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艺术作品的独到理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敏锐洞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生活细节的捕捉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
他乡重九,问何人、为送一卮酾醁。
正想佳晨拚剧饮,我友忽焉来速。
缕脍登盘,斫鱼供馔,好酒盈尊绿。
尊前何有,有丝有竹有肉。
久矣月夜花天,偷声减字,不听消魂曲。
今夕当筵闻妙技,顿解羁愁千斛。
若为吾歌,吾为若舞,狂态惊童仆。
屏间匿笑,满头乱插黄菊。
念奴娇.和仲渊似园小坐用玉田韵
馀寒犹滞,甚槐街喧遍、报晴钟鼓。
芳节三分都过二,阑槛几家春聚。
渔父桃花,王孙芳草,休问年时路。
西山今日,高楼心事无数。
那得却扫如君,不知许事,自适閒中趣。
老境闭门思种菜,未要木奴千树。
长剑慵看,酒杯掷下,飞梦沧州去。
化为两鸟,忘机共狎鸥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