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馆(bié guǎn)的意思:指别人的住所或工作场所。也指别人的家或别人的住所。
成公(chéng gōng)的意思:指成为官员或者在职务上有所成就。
共同(gòng tóng)的意思:共同指两个或多个人或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的特点、目标、利益等。
冠盖(guān gài)的意思:冠盖是指帽子和盖子,比喻掌权、控制。
鸡鸣(jī míng)的意思:鸡鸣是指天亮的时候,鸡鸣声响起,也比喻事情的真相或实情被揭示出来。
兰香(lán xiāng)的意思:形容花香非常浓郁,也可比喻文章或音乐优美动人。
离宫(lí gōng)的意思:指皇帝以外的宫殿,也用来比喻离开权力中心的地方。
临别(lín bié)的意思:即将分别、告别的意思。
面衣(miàn yī)的意思:指人的外貌、相貌。
三条(sān tiáo)的意思:指事物的数量或程度达到了某个极限
上相(shàng xiàng)的意思:指人的相貌或举止有一种高贵、端庄的气质。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渭桥(wèi qiáo)的意思:指人们对过去的事情或人物怀念和追忆。
相知(xiāng zhī)的意思:相互了解并深知彼此的心意。
圯上(yí shàng)的意思:圯上是一个指代人们生活的地方或工作场所的成语,也可表示在某个地方或职位上。
衣裾(yī jū)的意思:衣服的下摆。
饮马(yìn mǎ)的意思:指在马上喝酒或饮水。也用来形容行进中的人或事物短暂停留、休息片刻。
云起(yún qǐ)的意思:形容事物突然出现或发生。
仲山(zhòng shān)的意思:指在位置、排行上居中的人。
- 鉴赏
这首《登渭桥诗》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宗羁所作,描绘了渭桥上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人情味。
首句“仲山朝饮马,还坐渭桥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渭桥的地理位置,以及清晨时分人们在此活动的情景,既展现了渭桥的繁忙与重要性,也暗示了诗人对渭桥的亲近感。
接着,“南瞻临别馆,北望尽离宫”两句,通过空间方位的变化,将读者的目光引向渭桥周围的建筑群,无论是南边的别馆还是北边的离宫,都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富足,同时也为后文的人情描写埋下了伏笔。
“四面衣裾合,三条冠盖通”则进一步描绘了渭桥周边的繁华景象,四面八方的人们汇聚于此,各种服饰与头饰交相辉映,三条道路的交汇处更是车水马龙,展现出一种热闹非凡的市井生活气息。
“兰香想和季,云起忆成公”两句,诗人运用象征手法,以“兰香”和“云起”分别代表季节更替和历史人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人物的怀念,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圯上相知早,鸡鸣幸共同”两句,通过回忆与朋友在圯上相识的早年时光,以及共同经历的鸡鸣时刻,表达了深厚的友情与共同的记忆,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温暖的人情味。
综上所述,《登渭桥诗》不仅描绘了渭桥及其周围环境的壮丽景色,还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是一首兼具自然景观描绘与人文情感抒发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从律师西游
蛰鳞伺新春,望极融融归。
惊禽别旧巢,念远迟迟飞。
吁君腹至业,岁故志独违。
心弦世寡听,意鉴古亦稀。
出关自荷箧,入秦扣谁扉。
埃目若忽失,风雨远渐微。
将看吐虹章,冷射仙掌辉。
东溪闲居示众偈
联络藤萝一径,行穷始到松门。
篱畔野华不艳,堂前流水非喧。
午饭龙离铁钵,夜深月落金盆。
此是真修行处,何人得意忘言。
灵山河沙圣众,黄梅七百高僧。
悟华晓称迦叶,传衣夜唤卢能。
心自本来不有,法道得了何曾。
斋后酽茶三盏,丛林一任喧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