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坐藏胜桥望石门》
《晚坐藏胜桥望石门》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好山千叶青莲晓,斫额令人意已消。

微出楼台知有寺,倦行云树忽逢桥。

此生未觉丛林负,肯处真教日劫超。

閒拾堕薪成浅立,细泉幽涧响寒蜩。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此生(cǐ shēng)的意思:指一生、一世、终身。表示此生的时间范围,强调某种情感或决心将会贯穿整个人生。

丛林(cóng lín)的意思:指密集的树木、灌木丛生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纷杂复杂的事物。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千叶(qiān yè)的意思:形容事物繁多、变化多端。

青莲(qīng lián)的意思:青莲是指莲花的一种颜色,也比喻品质高尚、清白无暇的人。

人意(rén yì)的意思:人们的意愿或心意。

行云(xíng yún)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如,轻松自在,毫不拖延。

云树(yún shù)的意思:云树是一个描述自然景物的成语,意为山上的云和树木,形容山景如画,美不胜收。

真教(zhēn jiào)的意思:真实的教导或真正的教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好山千叶青莲晓”,以“好山”开篇,点明了所见之景的壮丽与美好,仿佛千片绿叶在晨光中映衬出的青莲,既生动又富有诗意。接着,“斫额令人意已消”一句,通过“斫额”这一动作,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震撼与沉醉,仿佛连思绪都被这美景所消融。

“微出楼台知有寺,倦行云树忽逢桥”两句,进一步展开画面,楼台隐现于云树之间,桥横跨于水面之上,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和谐的氛围。诗人似乎在不经意间发现了这些隐藏的建筑与自然景观,这种偶然的发现,增添了诗的趣味性和探索感。

“此生未觉丛林负,肯处真教日劫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认为自己从未辜负过身边的丛林,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一生,甚至超越时间的限制,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最后,“闲拾堕薪成浅立,细泉幽涧响寒蜩”描绘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他随意拾起掉落的树枝,静静地站立,听着细泉在幽深的山谷中潺潺流淌,寒蝉在远处鸣叫,这一切都构成了他内心世界的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下仙看梅

背人远住奚师坞,何意追寻特特来。
更要明年此时节,溪翁相唤不相猜。

(0)

新移瑞香旧曾作文忘之因今追忆去

一株当三春,名花不易得。
百年等寻丈,不博千乘国。
野人三十本,强卖青铜百。
应怜跗蘤为薪米迫。
移栽向明阳,妃媛俨行列。
土膏合根性,功用成宿昔。
除香出浅紫,泣露轻脉脉。
含愁欲谁诉,折去情更惜。
方求蔽芾阴,未受搔擢厄。
嗟余自羁旅,何以慰新客。
殷勤深夜来,少待山月白。

(0)

许相松挽词二首

容成堂上光华别,谢客岩前意象闲。
身到三台良未满,年添九老定谁悭。
高期落落尘嚣外,苦论喧喧醉梦间。
我欲为公深着语,桂林芝树不同删。

(0)

叶路分居思堂

叶媪开新学,同人饭野蔬。
明经传一相,考古付三余。
苔色迷青简,虫文蚀素书。
君能葺遗址,堂宇胜於初。

(0)

何参政挽歌

宿昔叨殊眷,寻常款直庐。
听鸡催谒驾,立马待紬书。
零落谁存者,追寻昨梦余。
何曾嗔石介,韩愈自狂疎。

(0)

前日入寺观牡丹不觉已谢惜其稼艳故以诗悼之

牡丹乘春芳,风雨苦相妨。
朝来小庭中,零落已无数。
魂销梓泽园,肠断马嵬路。
尽日向栏干,踟蹰不能去。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赵祯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