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抵天津闻大驾驻潼关三日》
《抵天津闻大驾驻潼关三日》全文
清 / 曾广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词客惊魂访旧畿,王良策马野鸿蜚。

身兼雄剑无长物心与龙旗共壮飞。

武宫前种杨柳,海光寺口盛蔷薇

今日并随城郭尽,苏仙何处更沾衣。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并随(bìng suí)的意思:紧随其后,跟随着一起行动。

策马(cè mǎ)的意思:策马指的是骑马快速行动的意思。

长物(cháng wù)的意思:指具有长久价值、能够长期使用的物品。

城郭(chéng guō)的意思:指城市的城墙和城门。

词客(cí kè)的意思:指对词语的研究和运用有深入造诣的人。

访旧(fǎng jiù)的意思:拜访老朋友或老地方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惊魂(jīng hún)的意思:形容非常恐惧或受到极大惊吓。

良策(liáng cè)的意思:

◎ 良策 liángcè
(1) [good plan]∶好的计划
(2) [sound strategy]∶好策略

龙旗(lóng qí)的意思:指带有龙形图案的旗帜,比喻威武、威严的旗帜。

蔷薇(qiáng wēi)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而短暂,也可指代美丽的事物。

苏仙(sū xiān)的意思:指人的精神风貌和仪表容貌优美,如仙人一般。

王良(wáng liá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有过人之处的人。

武宫(wǔ g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武有力,威风凛凛。

心与(xīn yǔ)的意思:心与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分别代表心思和与人交往。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

杨柳(yáng liǔ)的意思:杨柳是指杨树和柳树,用来形容柔软、婉约的女子。

阅武(yuè wǔ)的意思:指观看武术表演或者观摩武术比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抵达天津时,听到皇帝驻扎在潼关三日的消息后,内心涌动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历史事件对个人心灵的影响。

首联“词客惊魂访旧畿,王良策马野鸿蜚”,以“词客”自指,表达了诗人作为文人对时局变化的敏感和内心的震动。同时,“王良策马”这一典故,暗喻皇帝的英明决策,而“野鸿蜚”则以鸿雁飞翔的形象,象征消息的迅速传播。

颔联“身兼雄剑无长物,心与龙旗共壮飞”,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将自己比作“雄剑”,虽无多余之物,却蕴含着力量与决心;“心与龙旗共壮飞”则表达了诗人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共同面对挑战的决心和豪情。

颈联“阅武宫前种杨柳,海光寺口盛蔷薇”,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了一种既宁静又充满生机的氛围。阅武宫前的杨柳,象征着国家的军事训练和准备;海光寺口的蔷薇,则暗示着和平与繁荣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当时的场景,也寄托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尾联“今日并随城郭尽,苏仙何处更沾衣”,以“城郭尽”象征时代的变迁,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而“苏仙何处更沾衣”则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苏仙的追思,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感慨。整首诗在历史与个人情感之间找到了巧妙的平衡,既展现了对时事的关注,也流露出深沉的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曾广钧
朝代:清

曾广钧(1866年-1929年),字重伯,号伋庵,又号伋安,湖南湘乡人。曾国藩长孙。曾广钧为曾国藩三子曾纪鸿长子。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绪十六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甲午战争后,官广西知府。
猜你喜欢

宿清化驿

澧水城头短发蓬,灵均应笑此萍踪。

每从落日驱羸马,更指层霄接大龙。

古驿小窗频刻烛,远山何寺忽鸣钟。

不惭虚薄犹縻禄,欲向清时强奋庸。

(0)

题翎毛·其一

迢迢清夜梦,应到集灵台。

翠羽凉风发,还从水殿来。

(0)

堇山庄杂咏·其二

红叶乱纷纷,秋光到小村。

莫怜蒲柳脆,幸与菊松存。

猿狖饕山果,牛羊恋荜门。

石床凉不寐,流水激篱根。

(0)

饮舟中

虎丘山烟晚作紫,虎丘山花矫起舞。

措笙落箫都不鸣,坐上微闻白云语。

(0)

竹枝词

桃花零落柳花飞,从此乌云入鬓稀。

舟楫无情天澹薄,载君东去未曾归。

(0)

答家大人

阿炳为官出宰铅,萧然消息祗虚传。

敢图鲁令传三异,应效刘公取一钱。

故国桑榆留晚岁,浮云名位听高天。

种瓜未必东陵好,赖有遗安数亩田。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