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
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
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
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
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
《三黜诗》【宋·吕陶】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我公天下贤,许国以诚悃。危言屡启纳,大事费量忖。审如秦和医,良剂起疾疢。工如鲁匠斲,钜木赴绳准。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远视前世贤,并驱而齐轸。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大明方乘离,元老反遇遁。得丧未易言,所系在邦本。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9767c670abc2308299.html
半道(bàn dào)的意思:指未达到目的或完成任务就中途放弃或停止。
邦本(bāng běn)的意思:指国家的根本大计或根本利益。
并驱(bìng qū)的意思:指两者齐头并进,同步发展。
不加(bù jiā)的意思:不增加;不添加
诚悃(chéng kǔn)的意思:真诚而忠实
大事(dà shì)的意思:重要的事情或事件
大明(dà míng)的意思:指光明、公开、显露之意。
大抵(dà dǐ)的意思:大致,大约。表示大体上或大致上的意思。
大敌(dà dí)的意思:指强大而难以对抗的敌人或劲敌。
得丧(de sàng)的意思:指因得了某种不幸或灾祸而丧失了某种东西或处境变得糟糕。
凋陨(diāo yǔn)的意思:指花草凋谢、星辰消亡,比喻事物的衰落或人的英名消没。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高风(gāo fēng)的意思:指高尚的风气和崇高的品质。
何尝(hé cháng)的意思:表示反问,用于表达对某种情况或说法的否定。
疾疢(jí chèn)的意思:形容疾病严重,病情危急。
加损(jiā sǔn)的意思:增添损失,使事情更加糟糕。
匠斲(jiàng zhuó)的意思:指精心雕琢、打磨工艺品或文学作品。
节人(jié rén)的意思:指节制自己的言行,不给他人添麻烦或帮助他人解决问题。
就决(jiù jué)的意思:立即决定,毫不犹豫。
决不(jué bù)的意思:绝不,坚决不会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量忖(liàng cǔn)的意思:衡量、估计
令尹(lìng yǐn)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也指临时代理官员的职务。
起疾(qǐ jí)的意思:指突然发生疾病或病情加重。
齐轸(qí zhěn)的意思:形容人们集体行动,一致努力,共同奋斗的意思。
前世(qián shì)的意思:前世指的是过去的生活,尤指前世的因果报应。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秦和(qín hé)的意思:指两个人或两个团体和睦相处、合作无间。
去就(qù jiù)的意思:表示选择或决定去或不去的意思。
三黜(sān chù)的意思:指连续三次被贬职或被革职。
绳准(shéng zhǔn)的意思:指人的行为准则或标准,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
士师(shì shī)的意思:士师指的是古代官吏中的一种职位,也可指代精通某种技艺或领域的人。
恬然(tián rán)的意思:
[释义]
(形)满不在乎的样子。
[构成]
附加式
天下(tiān xià)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全国或全境。
晚节(wǎn jié)的意思:指人在晚年仍然保持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举止。
危言(wēi yán)的意思:指言辞危险,容易引起麻烦或不良后果的话语。
未易(wèi yì)的意思:指事物未经改变或未经易变,保持原状。
为道(wéi dào)的意思:为了追求真理和道德,奉行道义之道。
下贤(xià xián)的意思:推崇、尊重有才德的人。
许国(xǔ guó)的意思:指许多国家或地区。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远视(yuǎn shì)的意思:远远看得见,近一点看不清。比喻只注重眼前,看不到长远的前途和利益。
元老(yuán lǎo)的意思:指年纪很大、经验丰富的人,也泛指在某个领域或组织中担任重要职位并有较高威望的人。
战势(zhàn shì)的意思:形势严峻,战争的态势。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忠愤(zhōng fèn)的意思:指对国家、民族或正义事业忠诚并且愤怒不平的情感。
此诗颂扬了古代官员的高尚品德与忠诚精神。首句“下惠为士师,子文乃令尹”引用历史人物,表明了对坚守正道、不畏权贵的官员的敬仰。接着,“仕也固不喜,黜之何尝愠”,表达了对官员不因职位升降而改变态度的赞赏。
“直道宜少合,高风谅难泯”赞美官员坚持正义,即使在不被理解的情况下,其高尚的品格也不会消逝。“大抵君子心,惟义素藏韫”强调君子之心在于遵循道义,而非个人私利。
“进非为私谋,退亦为道隐”指出官员无论是晋升还是退职,都是出于对道义的追求,而非个人利益的考虑。“顾彼荣与辱,于吾不加损”进一步强调了官员对待荣誉与耻辱的态度,即这些外在因素不会影响其内心的坚定。
诗人吕陶在诗中高度赞扬了某位官员(“我公天下贤”)的忠诚与才能,称其言论能启发接纳,处理大事时深思熟虑。比喻其如同良医治病,如同鲁匠精雕细琢。即便经历了多次贬谪(“昔尝迁九江,谁谓去途窘。又尝谪蕲水,恬然泛惊濆”),依然保持平静与坚韧。
“于今已三黜,去就决不混”描述了官员多次被贬,但其立场始终坚定,绝不混淆进退。最后,诗人将这位官员与历史上其他贤臣并列,表示对其高尚品质的敬佩。
“大敌众所畏,未战势自殒。惟公鼓而前,万旅悚兵楯”描绘了官员面对强敌时的勇敢与坚定,激励士兵前进。尽管晚年遭遇不幸(“晚节人所重,半道或凋陨”),但其精神永存。
“惟公久益壮,千古激忠愤”表达了对官员长期坚守正义的敬仰,其忠诚与愤怒激励后世。最后,诗人感慨于国家面临的大敌与元老的离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与对忠诚者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现实中的官员,展现了对忠诚、正直与智慧的崇高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