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此个(cǐ gè)的意思:此个表示指代特定的人或事物,用来强调或突出某个对象。
端的(duān dì)的意思:真正的,确实的,真实可信的
国法(guó fǎ)的意思: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和光(hé guāng)的意思:和光指和谐共处,互相友好。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吉祥(jí xiáng)的意思:吉祥指的是幸运、吉利的意思。
克己(kè jǐ)的意思:克己指的是战胜自己的欲望和私心,以达到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的境界。
忍事(rěn shì)的意思:忍受不顺心的事情,忍耐不愉快的事情
慎言(shèn yán)的意思:谨慎地说话,避免冒犯他人或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天应(tiān yìng)的意思:指天地应合,事理顺遂,形容事情顺利如意。
无私(wú sī)的意思:指不计较个人得失,毫无私心私利。
直道(zhí dào)的意思:直接的道路或方法,指直接、径直、不拐弯抹角的行动方式。
遵守(zūn shǒu)的意思:遵守指遵循、遵行、遵从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
- 注释
- 慎言:谨慎说话。
浑不畏:无所畏惧。
忍事:忍受事情。
国法:国家法律。
举扬:宣扬、张扬。
无私:没有私心。
克己:约束自己。
直道:正直的道路。
和光:与光明同行。
端的:端正、正直。
天应降吉祥:上天应该赐予吉祥。
- 翻译
- 说话谨慎并不怕,忍受事情也无妨。
必须遵守国家法律,不要随意张扬他人的过失。
无私还要约束自己,公正之道更要光明磊落。
这样正直的人,上天自然会赐予吉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齐贤的《自警》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品德修养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一种自我要求。全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体现出诗人内心的节制与自律,以及对社会公德的维护。
首句“慎言浑不畏”表达了对言论的谨慎态度,不轻易发言,更不恐惧他人的非议。第二句“忍事又何妨”则是说在面对诸多事情时能够忍耐,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纷争的心境。
第三句“国法须遵守”明确指出了对于国家法律制度的尊重与遵循,这不仅体现在公民义务上,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维护的责任感。紧接着的“人非莫举扬”则强调在评价他人时应持平衡态度,不轻易宣扬他人的过失。
中间两句“无私仍克己,直道更和光”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品质修养的一种追求——即便是无私的境界,也要不断自我克制;在直言真理时,更能做到温和而又明亮。
最后两句“此个如端的,天应降吉祥”则表达了一种对于内心纯洁、行为端正所带来的美好愿景——这样的品德将会得到上天的垂青,带来吉庆安泰。
整首诗透露出诗人对个人修为和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以及通过自我约束与遵守法律达至内心平和与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王理得往昔行
美人昔爱唱伊州,少年未解人间愁。
五侯系马春日暮,白云绕梁花满楼。
同游星散乐难得,重逢却怪旁人识。
花随尘土暗芳菲,凤闭樊笼摧羽翼。
不须感旧为凄然,梦境悲欢能几年?
君看古来歌舞地,梁园金谷成荒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