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
《奉和幸神皋亭应制》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清跸黄道乘舆紫宸

霜戈晓日云管阳春

台古全疑汉,林馀半识秦。

宴酣诗布泽,节改令行仁。

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

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èngxìngshéngāotíngyìngzhì
táng / sòngzhīwèn

qīngxuānhuángdàochéngjiàngchén
shuāngníngxiǎoyúnguǎnyángchūn

táiquánhànlínbànshíqín
yànhānshījiégǎilìngxíngrén

shìshānxiǎnjīndàochún
duōcánxiànjiāsòngkōnglèishǔchēch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车尘(chē chén)的意思:形容车马奔驰时所扬起的尘土,比喻行动迅速。

乘舆(shèng yú)的意思:指乘坐车辆或交通工具,比喻利用某种条件或机会来达到目的。

道德(dào dé)的意思:

[释义]
(名)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构成]
并列式:道+德
[例句]
讲道德。(作宾语)

黄道(huáng dào)的意思:指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轨道,也比喻事物的常规或固定的轨迹。

嘉颂(jiā sòng)的意思:嘉颂是指对人或事物表达赞美和敬意的词语。

清跸(qīng bì)的意思:清除障碍,消除隐患

山河(shān hé)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和领土。

属车(shǔ chē)的意思:指人贪图享受,沉迷于车马等物质享受,不思进取,不务实际。

霜戈(shuāng gē)的意思:霜戈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冷酷、严厉。

晓日(xiǎo rì)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太阳,比喻新的希望和未来的曙光。

阳春(yáng chūn)的意思:指朴素、朴实无华,没有修饰的样子。

云管(yún guǎn)的意思:指言辞虚假,不切实际。

紫宸(zǐ chén)的意思:指皇帝居住或办公的地方,也泛指帝王的宫殿。

注释
清跸:指帝王出行时清理道路的命令,使道路清净无阻。
黄道:古代认为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这里代指皇帝出行的道路。
乘舆:指皇帝乘坐的车驾。
紫宸:紫宸宫,古代皇宫中的宫殿名称,常用来象征皇帝的居所。
霜戈:覆盖着寒霜的兵器,形容军队整装待发。
云管:指号角,古代用于军事或仪式中,这里象征宣布或庆祝的信号。
阳春:温暖的春天,比喻政治清明或局势和缓。
台古:古老的楼台,泛指古代的建筑。
汉:汉朝,这里用来比喻历史悠久。
林馀:残留的树林。
秦: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里同样作为历史的象征。
宴酣:宴会上的畅饮狂欢。
布泽:散布恩泽,比喻皇帝施恩于民。
节改:季节变换,也隐含时代变迁之意。
令行仁:执行仁政,即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昔恃:过去依赖。
山河险:险峻的地理环境,如高山大河,作为天然屏障。
今依:现今依靠。
道德淳:淳厚的道德,指君主及国家崇尚的高尚品德。
多惭:深感惭愧。
献嘉颂:呈献赞美之诗,表达对皇上的敬意。
空累:白白地连累。
属车尘:随行车队扬起的尘土,借指皇帝的出行队伍。
翻译
清静的御道上响起浩荡的声音,皇帝从紫宸宫降临。
寒霜覆盖的兵器在晨光中闪耀,云烟中的号角宣告着春天的到来。
古老的楼台让人全然以为回到了汉朝,林木间依稀可辨认出秦时的遗迹。
宴会上诗人们畅饮作诗播撒皇恩,季节更替中推行仁政之令。
往昔依赖的是山河的险峻,而今依靠的是高尚的道德。
深感惭愧献上赞美的诗篇,其实只为空耗了随行车驾的尘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出行的盛况,充满了对君主及制度的颂扬。开篇“清跸喧黄道”表明皇帝的队伍在宽阔的道路上浩荡前进,声势宏大。紧接着,“乘舆降紫宸”则指出皇帝登上了高贵的宝座,即将进行重要的政务活动。

“霜戈凝晓日”和“云管发阳春”这两句诗描写了早晨天气清冷,霜冻未消,但随着太阳的升起,一切都在温暖中苏醒,这象征着皇帝的智慧与恩泽带来了新的生机。

接下来的“台古全疑汉”和“林馀半识秦”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理解,诗人似乎在强调当前的统治者继承并发扬光大了古代文明的成就。

“宴酣诗布泽”则展现了一场盛大的宴会,诗歌在这样的场合中被赋予新的生命,传达着君主的恩泽普及四方。而“节改令行仁”进一步强调了皇帝以德治国,以仁心待民。

最后,“昔恃山河险,今依道德淳”和“多惭献嘉颂,空累属车尘”则表达了诗人对当前政权的赞美,认为过去是依靠地理之險来巩固国家,现在则是通过道德来凝聚民心。同时,诗人也显得有些谦逊,觉得自己的赞誉不足以表达皇帝的伟大,只能随着车队的尘土而已。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一篇颂歌,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是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一种肯定。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蓬州野望

飘飖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0)

漫歌八曲·其二西阳城

江北有大洲,洲上堪力耕。

此中宜五谷,不及西阳城。

城畔多野桑,城中多古荒。

衣食可力求,此外何所望。

(0)

二绝句·其一

寒水停园沼,秋池满败荷。

杜门穷典籍,所得事今多。

(0)

浙江夜宿

落帆人更起,露草满汀洲。

远狖啼荒峤,孤萤溺漫流。

积阴开片月,爽气集高秋。

去去胡为恋,搴芳时一游。

(0)

刺安南事诗

南荒不择吏,致我交趾覆。

联绵三四年,致我交趾辱。

懦者斗则退,武者兵益黩。

军容满天下,战将多金玉。

刮得齐民疮,分为猛士禄。

雄雄许昌师,忠武冠其族。

去为万骑风,住为一川肉。

时有残卒回,千门万户哭。

哀声动闾里,怨气成山谷。

谁能听鼓声,不忍看金镞。

念此堪泪流,悠悠颍川绿。

(0)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释僧肇

般若唯绝凿,涅槃固无名。

先贤未始觉,之子唱希声。

秦王嗟理诣,童寿揖词清。

徽音闻庐岳,精难动中京。

适验方袍里,奇才复挺生。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皮日休 曹彦约 沈约 李峤 何绍基 周霆震 张舜民 倪瓒 康有为 陈寅恪 李慈铭 顾贞观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