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上 维 道 祈 雨 有 应 宋 /张 耒 江 乡 长 夏 亢 阳 骄 ,太 息 秋 原 稻 穗 焦 。暑 气 暮 收 秦 地 火 ,雨 声 秋 响 浙 江 潮 。夜 斋 凉 送 檐 间 滴 ,晓 枕 清 闻 竹 上 飘 。椒 醑 礼 神 惭 德 薄 ,圣 朝 当 宁 四 时 调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惭德(cán dé)的意思:感到羞愧和内疚,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惭愧不安。
长夏(cháng xià)的意思:指夏季长时间,也指盛夏时节。
当宁(dāng níng)的意思:指立即行动,毫不犹豫。
稻穗(dào suì)的意思:比喻收获丰富的好年景或事物。
德薄(dé bó)的意思:指德行浅薄,品德不高尚。
地火(dì huǒ)的意思:指地下的火源或地下火山,也比喻隐藏的能量或潜在的危险。
江乡(jiāng xiāng)的意思:指江河畔的乡村,形容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乡间地方。
江潮(jiāng cháo)的意思:指江水的潮汐,也比喻形势变化迅速、人事变动剧烈。
椒醑(jiāo xǔ)的意思:椒醑是一个用来形容酒味浓烈的成语,意思是辣椒和酒混合在一起,形容酒的味道很浓烈。
亢阳(kàng yáng)的意思:形容人性格倔强、刚强,不服输。
礼神(lǐ shén)的意思:礼貌之神。形容一个人非常注重礼节,举止端庄有礼。
秦地(qín dì)的意思:指秦朝统治的地区,也指统治者的权力范围。
秋原(qiū yuán)的意思:秋天的原野,指秋季大地辽阔、丰收的景象。
圣朝(shèng cháo)的意思:指盛世,尤指指一个国家或朝代的治理繁荣昌盛。
时调(shí diào)的意思:指合乎时宜的言行举止。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四时(sì shí)的意思:四季,指一年四个季节的循环变化。
太息(tài xī)的意思:太息是一个表示悲伤、叹息的词语,用来形容心情沉重、忧愁或无奈。
乡长(xiāng cháng)的意思:乡村的领导人
浙江(zhè ji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变化、发展迅速,如浙江江水激流涌动,喻形势瞬息万变。
- 注释
- 亢阳:极热的太阳。
太息:叹息。
稻穗焦:稻谷枯黄。
秦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代北方。
檐间滴:屋檐滴水。
晓枕:清晨的枕头。
椒醑:用椒制成的酒,用于祭祀。
惭德薄:感到自己的功德不足。
圣朝:圣明的朝代。
四时调:四季的和谐。
- 翻译
- 江南的夏天漫长而炎热,秋原上的稻谷因高温而焦黄。
傍晚的暑气在秦国的土地上逐渐消退,秋雨的声音像浙江的潮水般在耳边响起。
夜晚的斋室送来屋檐滴水的清凉,清晨的枕边听到竹叶随风飘动的轻响。
以椒酒祭祀神灵,深感自己功德浅薄,庆幸圣明的朝廷能调和四季的节奏。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求雨后的生动图景。开篇“江乡长夏亢阳骄,太息秋原稻穗焦”两句,通过对长时间炎热天气和干旱地表的描述,表现了农作物对水分的渴望,以及诗人对此的忧虑。紧接着“暑气暮收秦地火,雨声秋响浙江潮”两句,则转换了情境,热气逐渐消散,夜晚降临时秦地(泛指关中平原地区)的炎热得到缓解,而浙江一带则传来了秋雨的声音,这种对比手法强调了求雨得雨的喜悦。
在“夜斋凉送檐间滴,晓枕清闻竹上飘”两句中,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夜晚和清晨的雨滴声,以及早晨从竹叶间传来的清脆声音,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最后,“椒醑礼神惭德薄,圣朝当宁四时调”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求雨得雨的感激之情,他用椒醑(一种香料)来祭祀神灵,以示自己的敬意。同时,这也反映出对“圣朝”的信任和依赖,认为在这样一个仁政的时代里,四季更迭都能得到适宜的调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求雨得雨后内心的喜悦与感激,展现了诗人对于天气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厚情感,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民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以及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