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上蛎房真可买,石间芝箭似难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穿针(chuān zhēn)的意思:指非常熟练地穿过针眼,比喻做事或说话十分精细、熟练。
斗草(dòu cǎo)的意思:斗草是一个形容词,意为勇敢、敢于冒险。
端阳(duān yáng)的意思:端阳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别称,也称为重阳节。端阳节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同时也是为了纪念和祭祀祖先的节日。
宫斗(gōng dòu)的意思:指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争夺。
汉宫(hàn gōng)的意思:指古代汉朝的宫殿,也用来形容豪华富丽的宫殿。
河东(hé dōng)的意思:指被人遗忘或忽视的地方或人物。
君王(jūn wáng)的意思:指君主,也用来形容权力极大的人。
蛎房(lì fáng)的意思:指人世间的短暂寿命。
鸾胶(luán jiāo)的意思:指女子的泪水。
拟奏(nǐ zòu)的意思:模仿或模拟演奏音乐。
岂能(qǐ néng)的意思:表示不可能或不能够。常用于反问句或否定句中,用来表达强烈的否定态度。
七夕(qī xī)的意思:指农历七月初七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乞巧节”。在这一天,有许多浪漫的传说和习俗,主要以庆祝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为背景。
生白(shēng bái)的意思:指人刻意装作不懂或不知道,故意掩饰自己的知识或能力。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獭髓(tǎ suǐ)的意思:指黄河獭子的骨髓,比喻内部最重要、最珍贵的部分。
阳节(yáng jié)的意思:阳节是指春天到来后,万物复苏,阳光明媚的节气,也用来形容事物蓬勃发展、兴旺繁荣的状态。
-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无题四首(其四)》以酒为引,描绘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与情感世界。诗中通过“爱酒书生白发垂”一句,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老而热爱饮酒的读书人。这一形象既展现了文人的风骨,也暗含着岁月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接着,“鸾胶獭髓岂能医”一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将酒比作能够治愈心灵创伤的良药,表达了酒在诗人心中的特殊地位和价值。鸾胶和獭髓均为古代传说中的珍贵药材,此处借以强调酒之珍贵与神奇功效。
“汉宫斗草端阳节,唐殿穿针七夕时”两句,通过引用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如端午节的斗草游戏和七夕节的穿针乞巧,来展现古代文人生活的丰富多彩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增强了历史文化的底蕴。
“竹上蛎房真可买,石间芝箭似难移”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想象中的“买蛎房”和“移芝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不可逆性和人类行为的局限性。
最后,“扬雄拟奏河东赋,但乞君王酒一卮”一句,以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自比,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君王献上佳作的愿望,但最终只求得一杯酒的谦逊与洒脱。这一句既体现了文人的高洁情操,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妥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文人对生活、自然、历史和艺术的深刻感悟,以及他们独特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