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丙子元日》
《丙子元日》全文
明 / 张萱   形式: 七言律诗

新年老态何如,眸眊身闲不曳裾

糊口幸饶数瓶粟,添丁喜获五明珠

尊开有客问奇字,酒罢呼儿读古书

环荐辛盘贺岁孙曾绕膝老眉舒。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古书(gǔ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尤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贺岁(hè suì)的意思:在新年期间祝贺和庆祝。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糊口(hú kǒu)的意思:指勉强维持生活,勉强过活的意思。

老态(lǎo tài)的意思:指人年老体衰,形容老年人的状态。

明珠(míng zhū)的意思:指非常宝贵的东西或人才。

年老(nián lǎo)的意思:指人年纪大、年纪渐长。

奇字(qí zì)的意思:奇特、特殊、不寻常的字。

绕膝(rào xī)的意思:形容亲密无间的关系,如同绕膝之交。

孙曾(sūn zēng)的意思:孙子代替曾孙子,表示家族的延续和后代的繁衍。

添丁(tiān dīng)的意思:指家庭增加了新的成员,特指家庭有了新生的孩子。

五明(wǔ míng)的意思:指人的五官明亮、神采奕奕,形容人容貌光彩照人。

新年(xīn nián)的意思:指每年的开始,即公历的1月1日,也指农历的正月初一。

辛盘(xīn pán)的意思:指吃苦受累的工作或事情。

曳裾(yè jū)的意思:指行走时衣袂拖地,形容举止端庄、娴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张萱在丙子年元日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家庭氛围。

首句“新年老态复何如”,诗人以自问的方式,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身老去的感慨。接着,“眸眊身闲不曳裾”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虽年迈但心境闲适,不需为世俗礼节所累的形象。

“糊口幸饶数瓶粟,添丁喜获五明珠”两句,既体现了生活的简朴与满足,又透露出家庭增添新成员的喜悦。诗人通过“数瓶粟”和“五明珠”的比喻,形象地展现了对物质生活和家庭幸福的珍惜。

“尊开有客问奇字,酒罢呼儿读古书”描绘了诗人与客人饮酒谈字,之后唤来孩子继续读书的情景,体现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后辈教育的重视。

最后,“环荐辛盘喧贺岁,孙曾绕膝老眉舒”两句,通过热闹的辛盘(一种传统食品)和孙辈围绕膝下的场景,展现了家庭团聚的欢乐与和谐,以及诗人内心的愉悦与满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对家庭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

作者介绍
张萱

张萱
朝代:明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立法禁处侵尅等积弊,忤巡抚意,遂引疾致仕。
猜你喜欢

鹧鸪天十九首·其八

惯底心心两印同。同心一曲抵千钟。

低偎笑靥香肤雪,倦舞残妆翠袖风。

春思荡,酒颜红。鸳鸯被暖不嫌冬。

琉璃窗外天如水,碧海今宵月满空。

(0)

鹧鸪天十九首·其五

一曲双成忆凤箫。乌云亸鬓最妖娆。

银镫潋滟春还满,玉笛悠扬恨自消。

河漫漫,汉迢迢。荑尖衩试瘦裙腰。

凭将千日温鸳梦,何羡双星渡鹊桥。

(0)

鹧鸪天.独步飞来峰后山,写所见

灵鹫飞从出处来。群羊未叱堕成堆。

枯禅深竹浑无语,盈路秾华自在开。

人不见,梦先回。十年浪迹费疑猜。

树非连理閒红叶,石待三生护绿苔。

(0)

鹊桥仙慢.次柳屯田韵

奈双星,阑银汉,何从鹊羽来去。

应素商有时恁谁欢聚。

还教重倩旧梦,伴玉台吟侣。

缘自在,纵密爱疏踪,此心休负。每况动人意绪。

想穿针、几多私语。当病起漏迟,小楼相顾。

黄昏寂寞低诉。更绮窗閒伫。淡云微雨。

信情天深处。

(0)

拜星月慢.次吴梦窗韵

露湿铜壶,月圆金镜,小息浓阴阴地。

别样温存,恍神仙何世。

试凝想,自是天青续梦犹暖,海碧纤尘都洗。

甚处邻箫,几歌坊曲里。正肩摩鬓贴芳茵砌。

愁蟾迥水浪云华起。对景两意绸缪,荡红香脂腻。

便相将味郁陶陶醉。忘却道巷曲深深闭。

纵漏半、绿苑密悰,合身心物外。

(0)

宴清都.尤墨君塔西掷笔图,次周清真韵

废塔空经鼓。秋宵月,夜凉残照前度。

西堂境静,东城步曲,隐藏深户。

閒言巷陌寻常,定燕子、曾招旧侣。

怎怅极、断梦江花,离情魏笔休赋。

沧桑系老林泉,悲歌韵抑,愁思吟苦。

浮云晦迹,清风送晚,载书归去。

文园病渴长恨,顾倩影、翩翩恋处。

试尽将、掷作金声,兴公愿否。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