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馆(bié guǎn)的意思:指别人的住所或工作场所。也指别人的家或别人的住所。
不比(bù bǐ)的意思:不相上下,不互相比较
池台(chí tái)的意思:池台是一个指代园林中的亭台建筑的成语,意为水池边的亭台。在引申义中,池台也可指代住宅或官邸中的亭台。
风俗(fēng sú)的意思:指一定地区或群体长期形成的社会习俗和风尚。
孤灯(gū dēng)的意思:指孤单寂寞的景象或处境。
河汾(hé fén)的意思:指善于调解争端、化解矛盾的能力。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千山(qiān shān)的意思:指很多山,形容山势磅礴、连绵不尽。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衰老(shuāi lǎo)的意思:指人体机能逐渐衰退,年龄渐长。
天外(tiān wài)的意思:指超出人们平常所能理解的范围之外。
遥忆(yáo yì)的意思:远远地回忆,怀念过去的事物或人。
夜分(yè fēn)的意思:夜晚分开,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邺中(yè zhōng)的意思:指人在困境中表现出聪明才智,化险为夷,逢凶化吉。
知遇(zhī yù)的意思:指得到他人的赏识、关心和帮助。
坐夜(zuò yè)的意思:通宵工作或学习到深夜。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榛所作的《寄上沈王殿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
首联“遥忆池台丛桂芬,岂堪风俗寄河汾。”以“池台丛桂”象征美好的回忆与友谊,而“河汾”则暗示远方的朋友,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挂念。
颔联“路通万树偏秋色,城隔千山更暮云。”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渲染了一种凄凉、孤独的氛围。树木、道路、城市、山脉、暮云,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颈联“明月每驰天外梦,寒砧不比邺中闻。”将梦境与现实对比,明月在天外的梦中显得格外明亮,而现实中却只有寒风中的砧声,没有邺中(古代地名,这里泛指古代繁华之地)的热闹与喧嚣,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繁华生活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无奈。
尾联“西来知遇嗟衰老,别馆孤灯坐夜分。”点明了诗人年事已高,面对西来的知音,不禁感叹岁月不饶人。在别馆中,一盏孤灯陪伴着他度过漫长的夜晚,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自我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公卷赴金陵
惟曾家世颇堪论,文采南丰实浚源。
德必有言人望重,义形于色主威尊。
随珠未可轻弹雀,腐鼠从教竞嚇鹓。
固是相门终出相,鲁公泉下有英魂。
题湘园
当年此地勤花竹,景物方成姓又移。
尽爱芙蓉照秋水,倚风怀往亦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