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三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纪念诗人屈原的日子,有吃粽子和赛龙舟的习俗。
屈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因忧国忧民投江自尽,端午节因此纪念他。
昔冤:过去的冤屈,指屈原被诬陷的不白之冤。
舍南舍北:房屋的四周,代指居住的地方。
鹁鸠:鸟名,学名斑鸠,叫声嘈杂,这里用来形容环境的喧闹。
- 翻译
- 每年的端午节风雨交加,仿佛在为屈原申诉过去的冤屈。
我想要向谁述说这些事情呢,屋前屋后斑鸠的叫声嘈杂喧闹。
-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赵蕃的《端午三首(其二)》描绘了端午节时风雨交加的景象,似乎自然也在为屈原的不幸遭遇鸣不平。诗人感慨万分,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倾诉心中的郁愤,只能听到舍南舍北的鹁鸠鸟叫声嘈杂。通过描绘节日氛围和自身的孤独感受,诗人寓情于景,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深同情以及个人的无奈与寂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