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二》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二》全文
宋 / 张元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愤切妖孽悲凉圣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悲凉(bēi liáng)的意思:形容悲伤凄凉,无望无助的境况。

本朝(běn cháo)的意思:指当前的朝代或时代。

承平(chéng píng)的意思:指国家或地区处于和平稳定的状态

得无(dé wú)的意思:没有不...的

愤切(fèn qiē)的意思:形容愤怒和热切的心情。

陵邑(líng yì)的意思:指官员不正当地占有或侵吞公共财产。

洛师(luò shī)的意思:洛师是指洛阳的老师,比喻非常有才华的人。

仁泽(rén zé)的意思:仁慈的恩惠。

圣明(shèng mí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智慧卓越。

心寒(xīn hán)的意思:形容心情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感到非常失望、沮丧或郁闷。

妖孽(yāo niè)的意思:指人或事物超乎寻常的异样,常带有贬义,形容其不正常或出奇的特点。

翻译
鲜血洒满了三城渡口,心中充满对粘罕军队的寒意。
洛阳听说已经被攻破,陵邑会不会感到震惊?
满腔愤怒消灭敌人,悲伤中寄托于圣明的君主。
本朝皇恩深厚无比,终将重归和平盛世。
注释
血:鲜血。
洒:洒落。
三城渡:地名,可能指战略要地。
粘罕兵:指敌军,粘罕可能是敌方将领的名字。
洛师:洛阳。
闻:听说。
破:被攻破。
陵邑:另一个地名,可能也是战略要地。
惊:震惊。
愤切:愤怒而深切。
妖孽:比喻邪恶的敌人。
托:寄托。
圣明:指贤明的君主。
本朝:当朝。
仁泽:仁爱和恩惠。
厚:深厚。
承平: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作,名为《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战争带来的破坏和人民苦难深感痛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

"血洒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这两句描绘了一场惨烈的战役,三城渡上流淌着士兵们的鲜血,战争的残酷让人心生寒意,"粘罕兵"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在严冬中苦战的情景。

"洛师闻已破,陵邑得无惊。" 这两句表明洛阳的军队已经听说败讯,而陵邑之地幸运地未受到战争的冲击,保持着平静。

"愤切吞妖孽,悲凉托圣明。" "妖孽"在这里指的是战乱带来的灾难和不祥之物,作者心中充满了对这些灾难的愤慨,同时也寄托着对圣明君子的希望,以寻求解脱和救赎。

"本朝仁泽厚,会复见承平。"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本朝(宋朝)厚德广被的赞美,以及对未来能够恢复太平盛世的期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战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作者介绍
张元干

张元干
朝代:宋   字:仲宗   号:芦川居士   籍贯:真隐山   生辰:1091年—约1161年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猜你喜欢

宝鸡县

渭河霜满水如苔,一县人家半草莱。

唯有秋风酸枣木,淡烟深锁斗鸡台。

(0)

赠徐季子

百金不惜市栀鞭,两耳不解听朱弦。

人情如此亦何以,我每见之独慨然。

夫君怀宝起浙右,掉鞅观光来日边。

夙学人言破万卷,新制我喜窥几编。

金茎玉露足秋爽,林花涧草争春妍。

纷纷牛毛岂不多,振振麟角尔固专。

摛藻词垣翻舍置,采芹乡泮仍留连。

所好者竽鼓者瑟,犹枘以方凿以圆。

陈平丰姿若冠玉,郦生辩口如河悬。

礼意殷勤日三接,华贯扬历岁九迁。

由来利钝系遭遇,未必愚智殊天渊。

乐育菁莪亦巳重,况乃桑梓敢不虔。

去国不赋北门什,还家径上东吴船。

大材小试吾窃叹,冷官不厌子乃贤。

謇予阅世倏四十,守官太学垂五年。

包羞待问成倚席,毕景兀坐寒无毡。

勋业空期蚁附骥,俛仰却笑夔蛉蚿。

彼哉浮荣勿复道,归欤乐事言难宣。

会稽云门最幽绝,鉴湖剡水交漪涟。

玄猿啸呼山近屋,白鸟明灭江吞天。

云间往往得灵药,月下时时闻采莲。

多暇应为曲水会,乘闲便作东山眠。

村翁溪友总爱客,蕨芽莼菜不计钱。

酒酣更斫银丝鲙,章就还洒蝉翼笺。

并游只许铁冠子,同载应怀玉局仙。

愿言留榻以相待,一曲拟乞君王前。

(0)

七月八日同季高渡江东归述怀分得龛字

蚤年志湖海,嘉遁非所甘。

驱车燕赵北,弭节吴越南。

季子誇远适,虞卿劳负儋。

谓将风翮翔,讵能辙鳞淹。

蹉跎岁云壮,颇觉世事谙。

致君术岂谬,枉己意已惭。

乃知兔株守,殊胜虎穴探。

遭时兵革兴,江淮战方酣。

日夜羽书急,列城俱戒严。

况兹钱唐俗,险恶人何堪。

千钱购斗粟,累日食无盐。

吾徒事文翰,不解从戎骖。

客囊更羞涩,愧乏黄金兼。

归欤岂不乐,何待霜露沾。

长揖别英游,明发张云帆。

同行藉佳彦,高谊中心衔。

依依共蔬食,霭霭接丛谈。

长路顿蓝舆,凉飔浮葛衫。

原田毕新穫,村酿如蜜甜。

顾惟出处意,幸子同酸咸。

子家岘山阳,第宅深潭潭。

藏书故可读,一一悬牙签。

稍须襆吾被,相从坐山龛。

世故易翻覆,人情剧寒炎。

殷勤亦何属,宝尔笔锋铦。

(0)

题鲍典签芳坞隐居图

幽胜似仙家,缘云石磴斜。

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

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

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

(0)

大同江口舍舟而涂抵樊昌四十里纪实

扁舟畏风涛,上马遵大路。

马喜大路平,骞然欲驰䳱。

手疲两足痛,纵逸恐颠仆。

呼奴执其辔,控驭使徐步。

前村望烟火,稍远得农扈。

蔬笋兼可求,午膳爰不误。

少顷闻病翁,叫出蓬首妇。

妇出拜且言,"穷苦日难度。

夫远充民兵,儿小当递铺。

翁病经半年,寒馁缺调护。

军需未离门,活计不成作。

荒山要收丝,荒亩要输赋。

诛求里长急,责罚官府怒。

近来点弓兵,拘贫放权富。

迫并多逃亡,苍黄互号愬。

左右三五家,春深失耕务。

纷纭下牌帖,勾捉犹未杜。

"所言尽真悉,俾我心骇怖。

兹行事咨询,拯恤惧迟暮。

州县嗟匪才,琐屑诚可恶。

丧乱民瘼深,君王重忧顾。

所以谕旨勤,赤心相托付。

民为邦之本,绥抚在完固。

胡为重皴剥,上德阻宣布。

明当抗封章,为尔除巨蠹。

(0)

玉阶怨

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

流萤点鱼钥,陨叶近虾帘。

罗衣旧恩赐,不令珠泪沾。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