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五》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班马(bān mǎ)的意思:形容马跑得非常快。
笔阵(bǐ zhèn)的意思:指文字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和顺序。
不足(bù zú)的意思:不值得惊奇或不足以引起注意
楚氛(chǔ fēn)的意思:楚国的氛围。指楚国的风俗习惯、文化氛围。
崔蔡(cuī cài)的意思:指权势繁盛、富贵显达。
当令(dāng lìng)的意思:适时、合时宜
马首(mǎ shǒu)的意思:指马的头部,常用于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或首要位置。
浅闻(qiǎn wén)的意思:对某个知识或情况了解得不够深入,只是听到一点表面的信息。
斯文(sī wen)的意思:文雅有礼貌,举止得体。
先皇(xiān huáng)的意思:指已故的皇帝,尊称已去世的君主。
秀孝(xiù xiào)的意思:指儿女对父母表现出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元丰(yuán fēng)的意思:指物质财富丰富,充实富裕。
只今(zhī jīn)的意思:此刻,现在
- 注释
- 先皇:指元丰年间之前的皇帝。
厌:厌恶。
士浅闻:见识浅薄的士人。
举秀孝:选拔才俊。
丧斯文:抛弃我们的文化。
晁张班马:指历史上著名的学者晁错、张衡、班固和司马迁。
崔蔡:指崔骃和蔡邕,也是古代学者。
横笔阵:挥洒笔墨,比喻杰出人才的群体。
静楚氛:平息动荡局势,比喻消除不安定因素。
- 翻译
- 在元丰年间皇帝还未改变,非常厌恶那些见识浅薄的士人。
如今选拔才俊,上天并未抛弃我们的文化。
如同晁错、张衡、班固、司马迁那样的人才,崔骃、蔡邕也不足以相提并论。
应当让这些杰出人才挥洒笔墨,一战就平息楚地的动荡局势。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题为《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其五)》。诗中,黄庭坚表达了对前朝元丰年间士风浅薄的批评,认为当时选拔人才过于注重表面,但同时也寄希望于现今的科举制度能够选拔出真正有才学的人,以维护文化的延续。他将晁、张、班、马等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崔、蔡等人相提并论,暗示当下的优秀人才足以抗衡前代,期待他们能通过文学或政治手段平息时局纷争,带来安宁。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人才选拔和时代风气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