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从前(cóng qián)的意思:从前表示过去的时间,过去的事情或情况。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凡夫(fán fū)的意思:指普通人,平凡的人。
非是(fēi shì)的意思:不是;并非
金玉(jīn yù)的意思:金玉是指珍贵的金子和玉石,比喻非常珍贵的人或物。
皮包(pí bāo)的意思:指外表看起来很有价值,但实际上内里空虚、无用的东西。
认作(rèn zuò)的意思:指把某人或某事物当作别人或其他事物来对待,错误地判断或认定。
肉骨(ròu gǔ)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其贫瘠、衰弱。
血肉(xuè ròu)的意思:指亲人或至亲的关系。
知非(zhī fēi)的意思:指明明知道不是事实,却故意否认或歪曲事实。
- 鉴赏
这首诗以“枯骨颂(其二)”为题,由宋代僧人释怀深所作。诗中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生的真实本质与虚幻表象之间的对比。
首句“皮包血肉骨缠筋”,描绘了人体的构成,将生命比作包裹在皮囊中的血肉和骨骼,形象地展示了生命的物质基础。接着,“颠倒凡夫认作身”,指出普通人往往被这具肉体所迷惑,将其视为自我,忽略了其真实意义和短暂性。
后两句“到此始知非是我,从前金玉付何人”,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生命本质的思考。通过“到此始知非是我”,诗人表达了在经历了某种觉悟或体验之后,认识到真正的自我并非这具肉体,而是超越物质的存在。这种觉醒意味着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以及对过去行为和追求的反思。最后一句“从前金玉付何人”,则暗示了对过去所追求的财富、地位等外在事物的质疑,提出了一个关于价值分配和自我认知的问题,引导读者思考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探讨,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寻求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生命意义,体现了佛教哲学中关于无常、空性和觉悟的思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