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二》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春光动意犹迟,未许游人浪见伊。

只有梅花不得,隔篱穿竹出横枝。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春光(chūn guāng)的意思:春天的阳光,指春天的美好景色或春天的气息。

动意(dòng yì)的意思:表示行动有意义或有动机。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注释
春光:春天的景色或气息。
欲动:即将显现或开始活跃。
意犹迟:心意还在犹豫。
未许:不允许。
游人:游玩的人。
浪见:随意地看见。
伊:指代春天或美景。
只有:唯有。
梅花:冬季开花的一种植物,象征坚韧和高洁。
藏不得:隐藏不住。
隔篱:隔着篱笆。
穿竹:穿过竹林。
出横枝:伸出横斜的枝条。
翻译
春天的气息正要萌发,但我的心意却仍然犹豫不决,
不允许游人们随意地欣赏她。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早春景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致的珍惜与独享之情。"春光欲动意犹迟"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春天即将到来的微妙情境,那种犹豫不决的美好尚未完全释放。"未许游人浪见伊"则流露出诗人对这份美景的独占欲望,不愿意让其他人随意领略。

然而,梅花却是无法隐藏的,它们总是那么傲娇与独立。"只有梅花藏不得"一句,突出了梅花的清高与特立。"隔篱穿竹出横枝"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盛开时的姿态,它们甚至会从竹篱之间探身而出,展现其傲岸凌厉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和梅花的细腻描写,表达了一种既想独自享受美好,又无法完全掌控自然之美的情感复杂性。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山水图为霔僧录赋

城南长干古道场,至今舍利腾寒芒。

圣朝敕赐报恩额,梵宇宝塔增辉光。

霔公僧录久驻锡,宗风大振声名彰。

丈室经翻贝叶老,祇园树长昙花香。

有时斋罢坐挥麈,热恼消尽心清凉。

焚芗每喜铜篆古,启户静对钟山苍。

钟山咫尺欣相望,云气缥缈时飞扬。

图中景物宛相似,幽兴满前那可忘。

(0)

子昂兰竹图为莫知观赋

拾翠羽兮湘岸,纫幽佩兮江干。

灵雨滋兮苔石,光风转兮崇兰。

望美人兮延伫,倚修篁兮永叹。

怅王孙兮不返,悼流光兮岁阑。

(0)

金谷园

齐奴豪奢世所无,大开金谷城西隅。

花间构亭走石渠,晓日光射珊瑚株。

绮罗围香拥名姝,诗酒或复来文儒。

放浪剧饮朝达晡,东风三日吹不苏。

自谓百岁常欢娱,岂知运去命与俱。

可怜楼前啼绿珠,繁华一旦如华胥。

人间俯仰岁易徂,但见遗址栖烟芜。

吁嗟齐奴不可呼,五马何尔行踟躇。

(0)

哀余淮南

安庆城,何其长。城北山兀兀,城南水汤汤。

下流带闽浙,上流襟江湘。

余侯昔日守此邦,遭时孔艰多陆梁。

群凶倡乱陷淮楚,贼锋远来谁敢当。

余侯仗义思报效,日夜并力修城隍。

许国何曾顾家室,奋刀直欲歼豺狼。

手提精兵才半万,身作藩维蔽一方。

屡陈忠义激将士,闲引诸生升讲堂。

人人思奋不携贰,奈时不支良可伤。

贼围四面势愈亟,扶病裹创赴敌场。

檄书不通外无援,困守孤城经七霜。

阖门节义古来少,应为世道扶纲常。

圣朝有诏重褒美,复敕立庙长淮傍。

睢阳淮南与浔阳,千秋万古同流芳。

(0)

过轘辕关

峨峨轘辕关,关门据层巘。

若非鬼斧凿,安得此奇险。

淩晨喜经过,百折路回转。

身居万仞高,目极千里远。

缑山与嵩岳,秀色互葱茜。

登临俯仰间,怀古兴不浅。

欲招浮丘公,来此共游衍。

(0)

桑墟晓行

玉宇苍凉曙色分,楚歌四起杳相闻。

桑林短短平依路,茅屋低低半是云。

旧日琴书成远梦,倚空刀剑谩从军。

谋身莫笑儒生拙,投笔于今可立勋。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