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三首·其一》
《偈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祖元   形式: 偈颂  押[个]韵

剔起灯来是火,历劫明照破。

归堂撞见圣僧几乎当面蹉过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蹉过(cuō guò)的意思:错过、失去机会

当面(dāng miàn)的意思:指在面对面的情况下,直接或当着对方的面进行某种行为或交流。

几乎(jī hū)的意思:几乎表示事物接近于某种状态或程度,差得很少。

历劫(lì jié)的意思:历经劫难,经历磨难。

明照(míng zhào)的意思:明亮的照射,指明确而清楚地表达或揭示某种事物。

圣僧(shèng sēng)的意思:形容人品高尚、行为慈善、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撞见(zhuàng jiàn)的意思:偶然遇见或意外发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祖元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禅意。首句"剔起灯来是火",形象地比喻了修行者在黑暗中点燃智慧之火,通过自我省察和觉悟照亮内心。"历劫无明照破"则意味着经过长时间的困惑和迷茫,终于穿透了世俗的无知,达到了洞察真理的境地。

"归堂撞见圣僧"描绘了诗人与高人不期而遇的情景,"归堂"暗示着回归内心清净之地,"圣僧"象征着佛法的指引者。"几乎当面蹉过"则揭示了机缘巧合中的微妙,诗人险些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错过领悟的时机,暗示了佛法之难求,以及修行过程中需要敏锐把握的瞬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注重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和领悟佛法真谛。

作者介绍

释祖元
朝代:宋

释祖元,号枯木,俗姓林,长乐(今属福建)人。初竭雪峰预禅师,次依佛心才禅师,后参妙喜于海上洋屿庵。高宗绍兴十九年(一一四九),住温州雁山能仁寺。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宗杲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八、《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今录诗六首。
猜你喜欢

走笔送家紫驭孝廉

薄暮山归力殊惫,小童报子将于迈。

披衣急欲走送君,东西城隔愁无奈。

君来几日秋已穷,黄花开残多朔风。

摩天黄鹄却垂翅,鹰隼横厉盘高空。

我闻志士有如弓在挽,其屈愈深发弥远。

看君才气固落落,世上何人在心眼。

明朝闻道理帆樯,短歌相送不成章。

飞扬之望属吾子,仆不如人今老矣。

(0)

赠别毛行九兼寄其从父子霞

仆不与时为俯仰,虽在人间少还往。

逢君一揖酒未消,当时不及论宗党。

昨来再见通姓名,世交于汝为弟兄。

我父之师君从祖,凤毛麟角相峥嵘。

少年何处求高价,足迹依稀遍天下。

笑谈满座自生风,咳唾为珠皆照夜。

黄鹤高楼十载前,襄阳逋客曾周旋。

君家名辈信杰出,后先卓荦多英贤。

闻将翰墨动天子,三召比来皆称旨。

老翁七十复何求,出处千秋在青史。

如君健足乃绝尘,燕台可以空群伦。

贫来赠别无杯酒,为报襄阳旧隐人。

(0)

寄曾省之

分居岭北南,异地幸同心。

匪石能攻玉,如兰即断金。

君从卜肆隐,予卧海门深。

春别不曾送,秋风劳夜吟。

(0)

赠大化上人

草屋苍凉老此身,重岩花木不知春。

故乡南岳三千里,君在山中见几人。

(0)

白云洞

不知云瀑处,隔岭隐轻雷。

峭壁排天出,垂虹捲雨来。

石床荒积藓,瑶草入流杯。

即此堪遗世,山阿多桂材。

(0)

忆昔行

东风寒食踏芳郊,一种春来豆蔻梢。

闻道花田今寂寞,采花人向小梅坳。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傅伯成 刘清之 冯桂芬 唐文治 佛图澄 曹叔远 陈东甫 郑絪 陈去病 胡旦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