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简张都宪二首·其一》
《简张都宪二首·其一》全文
明 / 薛瑄   形式: 七言律诗

榜题龙虎联名宦迹升沉两京

离合虽惊头并白,交亲终喜眼俱青。

滥登棘寺无补,峻陟霜台有声

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平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榜题(bǎng tí)的意思:指在考试或竞赛中名列前茅,取得第一名的意思。

不妨(bù fáng)的意思:表示可以毫不拘束地做某事,没有什么妨碍或顾虑。

高邻(gāo lín)的意思:高邻指的是品德高尚、为人正直的邻居。

宦迹(huàn jì)的意思:指官场上的经历和履历。

棘寺(jí sì)的意思:指因为种种原因而寺庙遭到破坏或废弃。

剪烛(jiǎn zhú)的意思:指夫妻分离、夫妻生离死别。

交亲(jiāo qīn)的意思:亲近交往,结交朋友。

离合(lí hé)的意思:离开和相聚,指人和事物的分离和重聚。

联名(lián míng)的意思:多人共同签名;多方联合起来做某事

两京(liǎng jīng)的意思:两京是指北京和南京这两个历史上的重要都城。

龙虎(lóng hǔ)的意思:比喻强者或有权势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升沉(shēng chén)的意思:指人的地位、境遇或事物的发展变化的兴盛与衰败。

霜台(shuāng tái)的意思:指严寒的冬天。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有声(yǒu shēng)的意思:有声指的是有声音,有声有色形容声音宏亮、响亮、生动。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简张都宪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与友人张都宪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在官场浮沉中的感慨。

首句“榜题龙虎旧联名”,以“龙虎”象征显赫地位,暗示两人曾共事或同处高位,如今却因宦迹升沉而分隔两地。“隔两京”则点明了空间上的距离,强调了彼此间的分离。

接着,“离合虽惊头并白”一句,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感慨,同时暗含了对朋友间命运多舛、聚少离多的无奈。“交亲终喜眼俱青”则转而赞美友情的持久与真挚,即使相隔千里,心却始终相连,朋友的眼眸依旧明亮如初。

“滥登棘寺知无补”一句,借“棘寺”(古代官署名)比喻官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官场生涯的反思,认为自己的努力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或帮助。“峻陟霜台倍有声”则以“霜台”(古代官署名)象征高位,强调了在高位上的影响力和声音的重要性。

最后,“近得高邻亲孟氏,不妨剪烛话平生”两句,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相聚时的温馨场景,通过“高邻”、“孟氏”等词,进一步深化了友情的深厚与珍贵。诗人提议在烛光下畅谈往昔,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生活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友情、官场、岁月等主题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薛瑄

薛瑄
朝代:明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字德温,号敬轩。河津(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里望乡平原村人)人。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继曹端之后,在北方开创了“河东之学”,门徒遍及山西、河南、关陇一带,蔚为大宗。其学传至明中期,又形成以吕大钧兄弟为主的“关中之学”,其势“几与阳明中分其感”。清人视薛学为朱学传宗,称之为“明初理学之冠”,“开明代道学之基”。高攀龙认为,有明一代,学脉有二:一是南方的阳明之学,一是北方的薛瑄朱学。。其著作集有《薛文清公全集》四
猜你喜欢

赠冯克明判永州先任湖州

甘棠旧种苕溪上,别驾新乘永水涯。

展骥可能淹半刺,捕蛇今已复千家。

黄金台下开春宴,青草湖边醉晚霞。

见说此州好风月,可能分此到京华。

(0)

闲思十首次代内赠韵·其八

作客频年赴远邮,又传舟棹五陵游。

尺书不到成孤闷,小婢强前宽百忧。

沈水香销炉鸭冷,画眉□远镜鸾愁。

寒衣欲剪今宽窄,匹锦全封寄垄头。

(0)

望应州城

健马行行喜骏奔,应州城郭望中尊。

南山崒嵂瞻龙首,北岭缤纷认雁门。

满路霜风凋玉树,一行归鸟送黄昏。

四方弧矢男儿志,落日惊沙莫断魂。

(0)

宫词·其三十六

二八蛾眉侍上皇,太平亲见此陶唐。

五风十雨天颜喜,犹召廷臣累谏章。

(0)

宫词·其十

内人相庆拜新除,近诏仍教注起居。

便殿日长宣奏事,中官催唤女尚书。

(0)

春草图

不为王孙日唤愁,谩将书带伴牙筹。

无端生意同吾意,或恐伊人又姓周。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