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一见,口似匾檐。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必要(bì yào)的意思:必须的,不可或缺的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羁绊(jī bàn)的意思:指束缚、约束或限制。
角头(jiǎo tóu)的意思:指有能力、有威望的人或组织。
可奈(kě nài)的意思:无法可奈、无可奈何
莫得(mò de)的意思:没有、得不到
奈何(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逃避的局面或境遇。
畔岸(pàn àn)的意思:指河流或湖泊的两岸。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其后(qí hòu)的意思:指在某个事件或情况之后
拳头(quán tou)的意思:指手掌握拳的姿势,比喻力量、斗志或团结一致的象征。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生平(shēng píng)的意思:一个人从出生到去世的整个过程
是故(shì gù)的意思:因此;所以;由此可见
往往(wǎng wǎng)的意思:常常,经常
西边(xī biān)的意思:指向西方,也可以表示远离或背离。
萧散(xiāo sàn)的意思:形容人们的生活或行为松散、不规律,没有秩序
寻看(xún kàn)的意思:寻找并观看。
要知(yào zhī)的意思:要想知道、要了解。
至于(zhì yú)的意思:表示对某个事物或问题的处理方式或态度,引出接下来要说的话题或内容。
之者(zhī zhě)的意思:指某个人或事物的拥有者或从事者。
不可奈何(bù kě nài hé)的意思:表示无法改变或无法解决的事情,感到无可奈何。
瞠乎其后(chéng hū qí hòu)的意思:指在某方面或某方面的成就、表现等方面非常突出,超越其他人或事物。
-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生活自由自在,没有束缚,行事风格独特。诗中“生平萧散,浑无羁绊”点明了禅师的生活态度,他不拘泥于世俗的规则,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奋恶拳头,打会禅汉”则形象地描述了禅师在修行过程中的坚定与决绝,通过“恶拳头”的比喻,暗示了他在精神修炼中所经历的挑战与磨砺,以及对传统禅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我尝一见,口似匾檐”进一步刻画了禅师的个性特点,他的言谈举止与众不同,如同匾檐一般独特,不易被常人理解或模仿。“凡侍之者,莫知其几,往往瞠乎其后,终莫得其畔岸”,强调了禅师的智慧和境界之高深,即便是跟随他的人也难以完全领悟和达到他的层次。
最后,“是故不可毁,不可赞,至于不可奈何”表达了对禅师的尊重与敬畏,认为对其评价既不应过分贬低也不应盲目赞誉,因为他的存在和影响力超越了常规的评判标准。
“但如今必要知其所窃之羊,谩去西边屋角头蜂桶里寻看”,这句诗以幽默的方式,暗示了探寻禅师智慧和境界的方法,即深入内心,寻找那些看似平凡却蕴含深刻哲理的地方。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修行方式和深远的精神境界,同时也传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欣赏与敬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
委绶来名山,观奇恣所停。
山中若有闻,言此不死庭。
遂逢五老人,一谓西岳灵。
或闻樵人语,飞去入昴星。
授我出云路,苍然凌石屏。
视之有文字,乃古黄庭经。
左右长松列,动摇风露零。
上蟠千年枝,阴虬负青冥。
下结九秋霰,流膏为茯苓。
取之砂石间,异若龟鹤形。
况闻秦宫女,华发变已青。
有如上帝心,与我千万龄。
始疑有仙骨,鍊魂可永宁。
何事逐豪游,饮啄以膻腥。
神物亦自閟,风雷护此扃。
欲传山中宝,回策忽已暝。
乃悲世上人,求醒终不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