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晖寄陶隐士性二章·其二》
《晚晖寄陶隐士性二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大隐年历空山世情

苦閒诗作课,养拙梦能清。

碧树高楼月,疏蝉独夜声。

遥知凉不寐,倚瑟待云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树(bì shù)的意思:指翠绿的树木,形容景色美丽、生机勃勃。

大隐(dà yǐn)的意思:指逃避世俗纷扰,隐居山林或深山老林中的意思。

独夜(dú yè)的意思:指一个人独自守夜,没有伴侣或陪伴。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年历(nián lì)的意思:年历是指记录时间的日历。

诗作(shī zuò)的意思:指以文字为媒介,用韵文或散文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作品。

世情(shì qíng)的意思:指世界上的风俗习惯和人们的情感状态。

无年(wú nián)的意思:没有年份、没有限定时间的意思。

养拙(yǎng zhuō)的意思:培养愚笨的习惯或性格。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倚瑟(yǐ sè)的意思:形容女子优雅、柔美的姿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空山中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味。首句“大隐无年历”直接点明了隐士的生活远离尘嚣,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暗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接着,“空山自世情”则进一步强调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状态,即使身处空寂的山林之中,也能感受到世间的情感与变化。

“苦閒诗作课,养拙梦能清”两句,展现了隐士通过写作诗歌来充实自己的闲暇时光,同时也通过保持内心的简单和纯真(“养拙”)来达到心灵的清明。这里不仅体现了隐士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也反映了他追求精神纯净的生活态度。

“碧树高楼月,疏蝉独夜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晚景象:碧绿的树木映衬着高楼上悬挂的明月,稀疏的蝉鸣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清晰。这样的画面既富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最后,“遥知凉不寐,倚瑟待云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可能指的是陶隐士)的思念之情。即使在凉爽的夜晚难以入眠,诗人依然期待着与友人相聚的时刻,或许是在等待云开月明之时,象征着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深切怀念。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鹧鸪天.自寿

云外青山是我家。两年城里作生涯。

杜陵赏月延秋桂,彭泽无钱对菊花。

初度日,感年华。三杯浊酒一瓯茶。

尊前儿女休相笑,更有人穷似汝爷。

(0)

去岁自刑部侍郎以罪贬潮州刺史乘驿赴任其后家亦谴逐小女道死殡之层峰驿旁山下蒙恩还朝过其墓留题驿梁

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惊恐入心身已病,扶舁沿路众知难。

绕坟不暇号三匝,设祭惟闻饭一盘。

致汝无辜由我罪,百年惭痛泪阑干。

(0)

杂曲歌辞.杨柳枝

梁苑隋堤事已空,万条犹舞旧春风。

那堪更想千年后,谁见杨花入汉宫。

(0)

和王庶子寄题兄长建州廉使新亭

谢守高斋结构新,一方风景万家情。

群贤讵减山阴会,远俗初闻正始声。

水槛片云长不去,讼庭纤草转应生。

阿连诗句偏多思,遥想池塘昼梦成。

(0)

题磻溪垂钓图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0)

与弟渤新罗剑歌

我有神剑异人与,暗中往往精灵语。

识者知从东海来,来时一夜因风雨。

长河临晓北斗残,秋水露背青螭寒。

昨夜大梁城下宿,不借?跌光颜看。

刃边飒飒尘沙缺,瘢痕半是蛟龙血。

雷焕张华久已无,沉冤知向何人说。

我有爱弟都九江,一条直气今无双。

青光好去莫惆怅,必斩长鲸须少壮。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