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马无完蹄,我仆有重趼。
夙驾露湿衣,夕休独临馔。
咨予独何人,安坐颜辄腼。
安坐(ān zuò)的意思:稳定地坐着,不动或不离开
九州(jiǔ zhōu)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九个行政区域,也泛指全国。
孔子(kǒng zǐ)的意思: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这个成语指的是尊敬孔子和他的思想,也用来形容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烈炬(liè jù)的意思:指燃烧得非常旺盛的火焰,比喻热情高涨、充满激情的事物。
乱流(luàn liú)的意思:形容混乱不稳定的局势或状况。
疲软(pí ruǎn)的意思:形容精神或体力疲劳,力量不足。
区区(qū qū)的意思:微小、不起眼的样子
碎石(suì shí)的意思:指碎石块,比喻各种琐碎的事物。
咸秦(xián qín)的意思:指咸阳,古代秦国的都城,也指秦朝。
崤渑(xiáo miǎn)的意思:指山岳高峻,形容地势险峻。
隐地(yǐn dì)的意思:隐蔽的地方。
辙迹(zhé jì)的意思:指行车车轮留下的印痕,比喻前人的经验或事迹可以供后人学习借鉴。
重趼(chóng jiǎn)的意思:形容负重沉重,担负重任。
这首宋代诗人强至的《早行渑池道中》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与旅途中的自然景象。诗中通过"两年别咸秦,八月过崤渑"表达了离家已久,此刻经过崤山渑池之地的时间跨度,显示出旅程的遥远和不易。
"碎石隐地起,险涂抱山转"生动描绘了道路崎岖,碎石遍地,山路险峻,仿佛山路紧紧依附着山体蜿蜒曲折。"我马无完蹄,我仆有重趼"直接写出诗人及其仆从的疲惫,马蹄磨损,仆人脚底生茧,形象地展现了旅途的劳顿。
"林红烈炬暴,涧白乱流浅"进一步描绘了沿途景色,烈日下树林显得格外红艳,涧水因浅显而白亮,色彩对比鲜明,但同时也暗示了环境的艰苦。
"夙驾露湿衣,夕休独临馔"写出了早出晚归,衣衫被露水打湿,夜晚只能独自面对简陋的餐食,生活条件艰苦。"辙迹环九州,孔子未能免"以孔子周游列国的典故,表达出即使圣贤如孔子,也难以避免这样的旅途困苦。
最后两句"咨予独何人,安坐颜辄腼"诗人自问,感叹自己只是平凡之人,却也要忍受这样的艰辛,"区区适其宜,誓将策疲软"表达了决心适应并坚持下去的决心,尽管身体疲惫,但仍要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梅花声名降百花,蜡梅后出亦世家。
真香不多护以蜡,玄官风流无长物。
瀛洲阁老圣得知,不解藏锋屡作诗。
君不见大苏曾赋黄千叶,岁晚无胶续弦绝。
君今颇陋饭颗山,枕上冥搜那得眠。
想应不妨花归去,开处韩郎有新句。
浅黄官样苦撩人,此事从来合付君。
我亦评花太僭越,不问吞针与齧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