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大江(dà jiāng)的意思:形容大江奔流向东流去,意味着时光流转,世事变迁。
丹枫(dān fēng)的意思:形容枫叶的颜色鲜红。
高楼(gāo lóu)的意思:高楼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也常用来比喻权势、地位、能力等方面的高度。
孤篷(gū péng)的意思:指孤立无援、无依无靠的境地。
寒山(hán shān)的意思:形容寒冷的山岭,也比喻人生险阻、困苦的境地。
江东(jiāng dōng)的意思:指东方地区或者东方人民。
鸣钟(míng zhō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激昂,如钟声鸣响一般。
目注(mù zhù)的意思:注视、凝视
千重(qiān zhòng)的意思:指层层叠叠,重重叠叠的意思。
屈折(qū shé)的意思:指弯曲、变形或变化多端。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山寺(shān sì)的意思:山寺是指位于山中的寺庙,也可以用来比喻僻静、幽深的地方。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也曾(yě zēng)的意思:也曾表示过去某个时间点或阶段曾经有过某种经历或体验。
渔火(yú huǒ)的意思:指夜晚渔民在海上点燃的火光,比喻微弱的希望或指望。
重山(chóng shān)的意思:指山峰叠嶂,形势险要。
浊酒(zhuó jiǔ)的意思:指酒中的浑浊物质,比喻不纯洁、不高尚的行为或品质。
寒山寺(hán shān sì)的意思:指遥远、偏僻的地方,也常用来形容人远离尘嚣、清静深邃的心境。
- 鉴赏
这首《小重山》是汪东在清末近现代初的作品,以江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迁。开篇"高楼目注大江东",描绘了诗人站在高楼上远眺长江的壮丽景象,视野开阔,江水浩渺。接下来的"一重山色外,又千重",通过叠词和数量词的运用,展现出山峦层叠的深远意境。
"江流屈折万山中",形象地刻画了江流曲折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的画面,暗示了人生的曲折与坎坷。"流不尽,尽处有丹枫",江水的流淌象征着时光流逝,而丹枫则寓意着秋天的凄美和生命的坚韧。
"桥影卧如虹",以比喻手法描绘了桥梁倒映在江面的美景,宛如彩虹,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曾携浊酒,缆孤篷",回忆起诗人曾经的漂泊生活,带着酒和孤舟,充满了孤独与流浪的气息。
最后两句"如今渔火乱遥烽。寒山寺,夜半尚鸣钟",将视线拉回到现实,渔火点点与烽火相杂,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当下境况的感慨。而寒山寺的钟声,更增添了夜晚的寂静与历史的沧桑感,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江景为载体,通过时空的转换,展现了诗人从豪情壮志到人生沉思的心路历程,语言简洁,情感深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游三寺回呈上府主严司空时因寻寺道出当阳县奉命覆视县囚牵于游行不暇详究故以诗自诮尔
谢公恣纵颠狂掾,触处闲行许自由。
举板支颐对山色,当筵吹帽落台头。
贪缘稽首他方佛,无暇精心满县囚。
莫责寻常吐茵吏,书囊赤白报君侯。
和琳法师初春法集之作
鹫岭光前选,祇园表昔恭。
哲人崇踵武,弘道会群龙。
高座登莲叶,麈尾振霜松。
尘飞扬雅梵,风度引疏钟。
静言澄义海,发论上词锋。
心虚道易合,迹广席难重。
和风动淑气,丽日启时雍。
高才掞雅什,顾己滥朋从。
因兹仰积善,灵华庶可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