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先,“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这里借用佛教的说法,指出即使诸佛不出现在世间,他们依然在四十九年的时间里,通过种种方式教导众生。这句诗强调了佛法的普遍性和永恒性,无论佛是否亲自现身,其教义始终存在并指导着人们。
接着,“祖师不西来,少林有妙诀”,这里的“祖师”指的是禅宗的开山祖师,而“少林”则代表了禅宗的一个重要传承地。这句话似乎在说,虽然祖师没有亲自来到西方(可能是指直接传授佛法),但少林寺中却蕴含了深奥的禅理。这反映了禅宗强调心传和内在领悟的特点,即真正的智慧和真理往往通过内在的觉醒而非外在的传授获得。
“是假易除,是真难灭”,最后两句揭示了对真理与虚妄的辨识。这里“假”指的是表面的、虚假的事物或观念,“真”则是内在的真实本质或真理。诗人认为去除虚假相对容易,因为虚假往往显而易见;而发现并保持真实却极为困难,因为真实往往隐藏于内心深处,需要深刻的洞察力和持久的努力才能触及。这两句话体现了对人生智慧和修行过程的深刻理解,强调了追求真理的艰难与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佛法、禅宗实践以及对真理追求的复杂性,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和宇宙真理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得芜字)
柳影含云幕,江波近酒壶。
异方惊会面,终宴惜征途。
沙晚低风蝶,天晴喜浴凫。
别离伤老大,意绪日荒芜。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得风字)
绝域长夏晚,兹楼清宴同。
朝廷烧栈北,鼓角满天东。
屡食将军第,仍骑御史骢。
本无丹灶术,那免白头翁。
寇盗狂歌外,形骸痛饮中。
野云低渡水,檐雨细随风。
出号江城黑,题诗蜡炬红。
此身醒复醉,不拟哭途穷。
台上(得凉字)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得凉字)
秋日野亭千橘香,玉盘锦席高云凉。
主人送客何所作,行酒赋诗殊未央。
衰老应为难离别,贤声此去有辉光。
预传籍籍新京尹,青史无劳数赵张。
警急(时高公適领西川节度)
才名旧楚将,妙略拥兵机。
玉垒虽传檄,松州会解围。
和亲知拙计,公主漫无归。
青海今谁得,西戎实饱飞。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得开字)
大家东征逐子回,风生洲渚锦帆开。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离别不堪无限意,艰危深仗济时才。
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