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顺 义 公 馆 次 壁 间 韵 明 /唐 顺 之 虏 入 山 前 山 后 州 ,控 弦 万 骑 此 屯 留 。四 郊 垒 壁 犹 余 警 ,十 载 疮 痍 尚 未 收 。野 长 蒿 莱 仍 课 马 ,兵 佥 子 弟 更 防 秋 。使 臣 多 愧 询 民 瘼 ,自 咏 小 东 谁 为 酬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疮痍(chuāng yí)的意思:疮痍是指战乱或灾难给人民和国家带来的创伤和损失。
防秋(fáng qiū)的意思:预防秋天的到来
蒿莱(hāo lái)的意思:指人的气质或品行不好,行为不端正。
郊垒(jiāo lěi)的意思:指城郊的堡垒或守备。
课马(kè mǎ)的意思:指教育、训练。
控弦(kòng xián)的意思:控制弦音。
垒壁(lěi bì)的意思:指用砖、石等建造的高墙或壁垒。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入山(rù shān)的意思:进入山林
使臣(shǐ chén)的意思:指派往外国或附属国的使者,代表国家进行外交活动。
四郊(sì jiāo)的意思:指城市周围的郊区。
屯留(tún liú)的意思:指人们聚集在一起等待或停留在某处。
小东(xiǎo dōng)的意思:指年纪小的男孩子,也可用来形容年轻人。
子弟(zǐ dì)的意思:指年轻一代,尤指学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后的边疆景象,诗人唐顺之以明朝顺义公馆的墙壁为背景,通过细致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战乱给当地带来的深远影响。首句“虏入山前山后州”形象地描述了敌人的侵扰范围之广,紧接着“控弦万骑此屯留”揭示了敌军的强大和驻扎的军事压力。
“四郊垒壁犹余警”表达了战事虽已平息,但周边地区仍残留着战争的痕迹和警惕之心。“十载疮痍尚未收”则揭示了战争带来的长期破坏和百姓生活的艰难,十年过去,伤痕累累仍未完全恢复。
“野长蒿莱仍课马,兵佥子弟更防秋”进一步描绘了战时训练的延续,即使是荒芜之地,也用于军事演练,年轻人继续承担着守卫家园的责任。“使臣多愧询民瘼”表达了诗人作为使臣,对于未能有效解决民生疾苦的自责和愧疚。
最后,“自咏小东谁为酬”以自我反思作结,诗人感叹自己即使写下这样的诗句,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并回应这些百姓的苦难呢?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边疆民生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祖龙学赴陕府酌饮赠别次欧阳永叔韵
西掖门外驻征轩,修书院中倾别酒。
诸公磊落方具来,顾我衰迟亦何有。
祖侯衔使才北归,亟请甘棠复西走。
函关候吏齐引领,翰林主人惜分手。
高谈抵掌华屋头,赋咏题诗乐难朽。
飞觞举白至无算,击楫誓清不殓九。
著鞭壮士空后时,隐几先生仍丧偶。
定国能饮动论石,山公雅望潜增斗。
纷纷醉袂影就判,怊怅高阳一狂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