迩来阙二釜,谁与办三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大造(dà zào)的意思:指大规模建造或制造。
迩来(ěr lái)的意思:指近来、最近的一段时间
何似(hé sì)的意思:表示与之相比或相似的事物相差很远,形容差距非常大。
画策(huà cè)的意思:指谋划计策、策划计谋。
积潦(jī lǎo)的意思:指积水潦草,形容事物杂乱无章,不整齐。
经画(jīng huà)的意思:指通过阅读书画、观察自然等途径,获得知识和修养。
举趾(jǔ zhǐ)的意思:举起脚趾,表示非常轻微的动作或小动作。
黎元(lí yuán)的意思:指黎民百姓的生计和安定。
梦想(mèng xiǎng)的意思:对未来的追求和期望,具有理想和抱负
民瘼(mín mò)的意思:指民众生活困苦、贫困潦倒。
司农(sī nóng)的意思:指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也可用来比喻平凡而勤劳的人。
为我(wèi wǒ)的意思:为了我
遐观(xiá guān)的意思:指远远望去,景色广阔壮丽。也形容眼界开阔,见识广博。
应举(yìng jǔ)的意思:应举指的是按照规定或要求做出回应或举动。
-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题为《赐江南总督尹继善之任》。诗中表达了对江南地区灾后恢复情况的关注和忧虑,以及对尹继善总督的期望。
首联“淮沛今何似,灾馀不忍言”,开篇即点明主题,以“淮沛”代指江南地区,询问灾后的现状,流露出不忍直视的悲痛心情。接着,“迩来阙二釜,谁与办三飧”两句,通过描述灾民生活困苦,粮食短缺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灾情的严重性。
“敢靳司农帑,还祈大造恩”表达出对朝廷财政支持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对上天恩泽的祈求。接下来,“当春应举趾,积潦尚留痕”描绘了春天到来,但积雪未消的情景,暗示着灾后重建的艰难。
尾联“民瘼遐观在,心忧梦想存。勉伊经画策,为我活黎元”则表达了对尹继善总督的深切期望,希望他能积极筹划,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灾区人民度过难关,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状况,也体现了统治者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