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村扉(cūn fēi)的意思:指村庄的大门或村口,比喻平凡的家庭或普通的人家。
故林(gù lín)的意思:指已经废弃或荒芜的林木,比喻事物的衰败和人事的变迁。
关心(guān xīn)的意思:关心是指对他人的情况、需求或利益感到关注并给予关怀。
离愁(lí chóu)的意思:离别时的忧愁和惆怅之情。
缭垣(liáo yuán)的意思:指城墙、围墙等建筑物错综复杂,难以穿越或触摸。
暮砧(mù zhēn)的意思:暮砧是一个汉语成语,形容日落时敲打的砧杵声。也用来比喻尾声或末尾的时刻。
沈吟(shěn yín)的意思:沉思、深思熟虑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一样(yí yàng)的意思:相同、相等
砧声(zhēn shēng)的意思:指敲打砧石所发出的声音,比喻工作、劳动的声音。
- 鉴赏
这首《南乡子·捣衣》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捣衣这一传统习俗背后蕴含的思乡之情与离愁别绪。
词的开篇“悄倚缭垣阴,蓦听谁家响暮砧”,以静谧的环境为背景,通过突然响起的捣衣声,引出主人公内心的触动。这里的“缭垣”指的是环绕的墙垣,营造了一种幽静而封闭的空间感,而“暮砧”的声音则在宁静中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接着,“不是此声听不得,关心。自惜离愁万种深。”这几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对离愁的深切感受。在听到捣衣声时,他意识到这不是普通的声响,而是勾起他对亲人思念的触发点。他深知自己无法避免这种情感的涌动,因此更加珍惜与亲人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深深自责于离愁的深重。
下半阙“夜梦别秋衾,趁了西风返故林。”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思乡情绪。他梦见离开的秋日被褥,渴望回到故乡,追逐着西风的方向,寻找归宿。这里将梦境与现实交织,强化了对故乡的向往与对离别之痛的回忆。
最后,“满巷砧声都一样,沈吟。黄叶村扉那处寻。”结尾部分以满巷的捣衣声为背景,虽然这些声音相似,但主人公的心境却不同。他陷入了沉思,试图在纷扰中找到那扇熟悉的村门,寻找心灵的归宿。这一句不仅表达了对故乡的强烈渴望,也暗示了在追寻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不确定。
整首词通过捣衣这一日常生活的细节,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情感体验,展现了离别与思乡的主题,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中独吟
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
万缘皆已消,此病独未去。
每逢美风景,或对好亲故。
高声咏一篇,恍若与神遇。
自为江上客,半在山中住。
有时新诗成,独上东岩路。
身倚白石崖,手攀青桂树。
狂吟惊林壑,猿鸟皆窥觑。
恐为世所嗤,故就无人处。
官舍闲题
职散优闲地,身慵老大时。
送春唯有酒,销日不过棋。
禄米獐牙稻,园蔬鸭脚葵。
饱餐仍晏起,馀暇弄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