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七》
《正月十九日四更起读朱文公年谱至天大明赋十二首·其七》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何伤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草制(cǎo zhì)的意思:形容心理恐惧,疑神疑鬼。

何伤(hé shāng)的意思:表示没有什么可伤心或可悲的事情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无知(wú zhī)的意思:指那些缺乏知识或者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常常不会有所顾虑,因为他们对危险或者困难一无所知。

仲尼(zhòng ní)的意思:指孔子,也可用来形容有德行的人。

翻译
草制的无知者傅伯寿,问他诗歌他却不回答陈傅良。
像王淮、林栗这样的官员,还有胡纮等人,孔子的光芒对他们又有什么损害呢?
注释
草制:比喻地位低微或能力不足的人。
傅伯寿:未详,可能是诗中虚构的人物。
问诗:询问诗歌之事。
陈傅良:可能是一位诗人或者文学人物,但具体身份未知。
王淮:历史上的南宋官员。
林栗:南宋官员,与王淮同朝代。
胡纮:南宋官员,与前两者同为同一时期的人物。
仲尼:孔子的别称。
日月:比喻孔子的智慧和影响力。
曾何伤:有何妨害,表示孔子的光芒并未影响他们。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阅读历代伟人传记时的感慨之作。从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学养与情怀。

"草制无知傅伯寿,问诗不答陈傅良。"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仰望与自谦。"草制"比喻自己知识浅薄,如同草制之物简单粗糙;"傅伯寿"和"陈傅良"是古代的贤士,诗人自比为不如他们,连问诗都感到惭愧,不敢妄言。

"王淮林栗胡纮辈,仲尼日月曾何伤。"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与无奈。"王淮林栗胡纮辈"都是古代的名士,他们的学问与品德如同星辰般璀璨,诗人自觉难以企及;"仲尼"即孔子,被尊为圣人,"日月曾何伤"则是说连时间和自然界也未能损害他的智慧和教诲。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己的渺小与古代贤达的崇高,抒发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沉痛的自省。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与无限景仰。这不仅是一种学术上的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寄托。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碧筒饮

翡翠盘深泻绿波,曲茎微渗藕香多。

寄言河朔流连饮,莫把黄金铸线罗。

(0)

宫人春思图

君恩那似柳条轻,门外金舆暗度声。

独立长门春又晚,一帘闲草上阶生。

(0)

林塘夏夕有怀同志

风微池色定,林静藕花香。

深树归残鸟,青山敛夕阳。

同心嗟远道,久别隔他乡。

世事今如此,何因共举觞。

(0)

为林执中赋茂林十咏·其七花坞朝阳

花里春云拂树开,半林初日映寒苔。

数声幽鸟啼来近,似惜红香落酒杯。

(0)

玉融潘源润师事黄山陈平叔师殁哀甚以讣音来告余答诗且寓伤悼之意云·其二

流水孤云无见期,屋梁残月梦中悲。

凭将一掬清秋泪,洒向黄山旧墨池。

(0)

墨兰·其二

澧云湘水思悠悠,捐佩空歌总是愁。

自负山林幽隐性,不教人见也风流。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