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窥帘悄,晴云覆岫阴。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得道(dé dào)的意思:指得到真理、道理,也可指达到某种境界或得到某种成就。
景趣(jǐng qù)的意思:景色的美丽和趣味。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人心(rén xīn)的意思:指人们的思想、情感和意愿。
视听(shì tīng)的意思:指对事物的观察和听觉的感知能力。
识得(shí de)的意思:指能够认识、理解某种事物或情况。
相寻(xiāng xún)的意思:相互寻找、相互追寻
一般(yì bān)的意思:通常,普遍
猿鹤(yuán hè)的意思:形容人的行为举止像猿猴和鹤鸟一样矫健、灵活。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通过寒月、晴云、溪山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以“闲景趣”为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对道家哲学中“顺应自然”的追求。
首句“寒月窥帘悄”,以“寒月”象征清冷与孤寂,暗示诗人内心的静谧和对自然界的敏感观察。“窥帘悄”则生动地描绘了月亮透过窗帘轻轻窥视的情景,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宁静的氛围。
“晴云覆岫阴”一句,通过“晴云”与“岫阴”的对比,展现了云雾缭绕、山峦隐现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晴朗的天空下,云朵轻柔地覆盖在山峰之上,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也寓意着心灵的纯净与宁静。
接下来,“一般閒景趣,识得道人心”两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景观的共鸣。这里的“閒景趣”不仅指自然景色的闲适之美,更蕴含着诗人对道家哲学的理解与实践,即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归宿,体验宇宙的和谐与生命的真谛。
“视听当犹昔,溪山岂自今”则表达了时间流逝但自然永恒的主题。诗人认为,尽管外界环境随着时间变迁,但自然之美和人类对美的感知并未改变,强调了自然与人类精神世界的永恒联系。
最后,“愿同泉石老,猿鹤许相寻”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共存,与山泉、岩石、猿猴、仙鹤为伴的愿望。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道家哲学的独到理解,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