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寄 尚 志 宋 /吴 则 礼 孤 城 惨 淡 临 寒 水 ,战 马 不 收 眠 陇 底 。戍 鼓 吹 角 夜 迢 迢 ,霜 月 徘 徊 梦 惊 起 。遥 知 横 槊 兴 方 新 ,绿 入 沙 场 细 草 春 。憔 悴 谁 怜 苏 季 子 ,貂 裘 空 复 敝 黄 尘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惨淡(cǎn dàn)的意思:形容景象、气氛、前景等非常凄凉、无望。
吹角(chuī jiǎo)的意思:夸大自己的能力或成就,吹嘘自己。
貂裘(diāo qiú)的意思:指华美的衣裳。
鼓吹(gǔ chuī)的意思:指为某种观点、主张或行为大力宣传、宣扬。
孤城(gū chéng)的意思:指单独存在的城市或孤立无援的城市。
横槊(héng shuò)的意思:横槊意指勇往直前,勇敢无畏的精神。
黄尘(huáng chén)的意思:指黄色的尘土或沙土,比喻战乱、动荡或纷乱的局势。
季子(jì zǐ)的意思:季子指的是季节的变化,也可指季节之间的过渡时期。
惊起(jīng qǐ)的意思:突然惊醒或惊动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憔悴(qiáo cuì)的意思:形容人因疾病、忧愁等原因而面色憔悴、容貌消瘦。
沙场(shā chǎng)的意思:指战场,特指决战之地。
戍鼓(shù gǔ)的意思:指在戍守边疆时,夜晚鼓声传达警戒信息。比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霜月(shuāng yuè)的意思:霜月指的是农历十月,因为这个时候天气寒冷,霜冻开始出现。
迢迢(tiáo tiáo)的意思:形容路途遥远或心思思念的样子。
细草(xì cǎo)的意思:细小而柔弱的草木,比喻弱小而不起眼的人或事物。
遥知(yáo zhī)的意思: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和了解,得知事物的真相或情况。
战马(zhàn mǎ)的意思:指战场上的勇猛战马,比喻具有强大战斗力的人或事物。
- 注释
- 孤城:形容城市孤立无援,环境凄凉。
寒水:冰冷的水面,象征着严寒和荒凉。
戍鼓:守卫边疆的军鼓,表示夜晚的警戒。
貂裘:古代贵人的服饰,此处代指英雄。
敝黄尘:破旧的在风尘中,形容英雄的落魄。
- 翻译
- 一座孤城凄凉地面对着寒冷的水面,战马未归,静卧在边疆的山谷中。
夜晚的戍楼鼓声和号角声悠长,月光如霜,梦境中的人被惊醒。
远方似乎有人正满怀豪情地持槊而立,春天的绿色已悄然进入战场,覆盖了沙场上的细草。
那位憔悴的英雄,又有谁能怜惜?他的貂裘如今只在风尘中破败不堪。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则礼的《寄尚志》,通过对战乱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关怀和赞美之情。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写边塞生活和战争状态的诗,充满了苍凉与哀愁。
“孤城惨淡临寒水”一句,以孤城作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孤独、荒凉的情景。城池旁的河流在寒风中显得分外凄清,而“战马不收眠陇底”则暗示战争的紧张与频繁,连马匹都不能得到休息。
接下来的“戍鼓吹角夜迢迢”表达了边塞生活中的紧张气氛。每当夜幕降临,守卫的军号和警报声此起彼伏,让人感到战事频仍,心绪难安。而“霜月徘徊梦惊起”则透露出诗人对战争的恐惧与不安,即便是在梦中也无法逃脱战乱带来的惊吓。
“遥知横槊兴方新”一句,通过对远处战争胜利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尚志等将士们能够取得新胜利的祝愿。而“绿入沙场细草春”则描绘出边塞初春景色,即便在戈壁之中,也有生命力顽强生长。
最后,“憔悴谁怜苏季子,貂裘空复敝黄尘”两句,诗人感慨于前朝英雄如苏武、季布等人的遭遇,他们身穿贵重的貂皮大衣,却只能在荒凉的边塞中与黄土为伴,表达了对他们命运的哀悯和对边塞将士生活的同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边塞战争景象的生动描绘,以及对英雄人物遭遇的感慨,传递了一种深切的历史哀愁与战事之下的生灵哀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同程季予游李园和张仁溥
顽云不雨风称雄,扫花晚坐蓬莱宫。
幅巾野服才相逢,华茵解下金线狨。
人道青田双鹤、平舆二龙,笑揖群彦时一中。
百寮之山直丛丛,回廊窈窕庭阴浓。
园禽语变春事空,水花色静天机融。
归来笑傲掀短篷,溪澄月白闻笙鸿。
磨崖颂
周雅久不复,楚骚方独鸣。
溪蛙弄气态,污我潇湘清。
二公好奇古,大笔时纵横。
磨崖勒唐颂,字字飞琼英。
云烟借体势,水石生光精。
浯溪在僻地,自是闻正声。
名传播夷夏,孰贵燕然铭。
弦歌入商鲁,永与神仙听。
江流不可竭,此文如日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