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霍中曾殆如线,黥韩竟不保其终。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波浪(bō l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起伏不定、连续不断的状况。
不仁(bù rén)的意思:指不道德、不仁慈、不仁义的行为或态度。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长迈(cháng mài)的意思:逐渐成长,不断进步
踟蹰(chí c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定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风烟(fēng yān)的意思:指战争、动乱中的烽烟和战火。
今古(jīn gǔ)的意思:今古意为从古至今,表示时间的长久和历史的悠久。
可恨(kě hèn)的意思:非常令人恼怒或讨厌。
溶溶(róng róng)的意思:形容水流动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光线柔和明亮。
三湘(sān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湖北、湖南三个省份的地域或人民。
威震(wēi zhèn)的意思:威震指威势强大,声势浩大,使人感到震撼和敬畏。
文种(wén zhǒng)的意思:指文章或言辞的风格或种类。
五湖(wǔ hú)的意思:指泛指全国各地、世界各地。
乌喙(wū huì)的意思:指黑色的嘴巴,比喻说话不中听、刻薄恶毒。
萧索(xiāo suǒ)的意思:形容寂寞冷落、凄凉无人的景象。
越相(yuè xiāng)的意思:形容相互之间越发不相上下或相似。
棹唱(zhào chàng)的意思:指船上的人们划桨唱歌,形容众人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 鉴赏
这首《沧浪曲》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人性的洞察。
开篇“五湖波浪涵秋空,风烟萧索愁溶溶”,以五湖的壮阔景象为背景,渲染出一种萧瑟、忧郁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无奈。接着,“棹扁舟兮长迈,当年则有越相之范公”一句,将读者引入历史的长河,借范蠡(越相)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与怀念。
“乌喙不仁固可恨,文种踟蹰亦已庸”两句,通过对比文种与范蠡的命运,揭示了功高盖主的悲剧性结局,以及人性中的复杂与矛盾。文种的犹豫与退缩,与范蠡的决断与远见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不同选择所带来的不同命运。
“功大不赏威震主,不去必诛今古同”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在权力面前,即使是功勋卓著之人也难以逃脱被猜忌与迫害的命运。这种现象自古至今,屡见不鲜,体现了历史的残酷与无奈。
最后,“谁能持此沧浪曲,寄入三湘棹唱中”以问句结束,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深深忧虑。诗人似乎在问:谁能在这充满悲凉与无奈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一丝安慰与解脱?将这样的思考融入到三湘的棹歌声中,既是对历史的回响,也是对未来的呼唤。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与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性、命运、历史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切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越桼日祥文来奉赠一首
积云起层峦,大雪被长坂。
季冬天正寒,年岁忽其晚。
悠悠余梦遥,历历子当返。
情亲展良觌,欲语意无限。
空堂耿微灯,古木北风乱。
天声耳逶迤,野水激虚涧。
朋知罕相值,况子甚清简。
昔也期不来,长谣发深叹。
扬扬水中鳞,渺渺云际雁。
明发坐暌离,回首山川远。
和张文学怀吴兴旧游
双溪汇中郭,群山带高闉。
洲芳白蘋晓,堂净碧澜春。
王孙各建第,贵族自为邻。
醉邀射鸭尉,门访换鹅人。
回头眷游女,连手狎嘉宾。
画舫垂杨雨,组骑落花尘。
乐境倏以变,赏事竟难循。
君怀兹念昔,予愁方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