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女樊》
《哭女樊》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秋天净绿月分明何事巴猿不剩鸣。

应是一声肠断去,不容啼到第三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fán
táng / yuánzhěn

qiūtiānjìng绿yuèfēnmíngshìyuánshèngmíng

yìngshìshēngchángduànróngdàosānshē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容(bù róng)的意思:不可容忍、不能容忍

肠断(cháng duàn)的意思:形容极度伤心、悲痛到难以忍受的程度。

第三(dì sān)的意思:指介入他人感情或婚姻关系的第三个人,也泛指干涉他人事务的外来者。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何事(hé shì)的意思:表示问原因,询问事情的缘由。

秋天(qiū tiān)的意思:形容秋天的天气清爽宜人。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应是(yìng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应该是某种状态或者应该具备某种性质。

月分(yuè fēn)的意思:指时间的月份或月初、月中、月末等时期。

第三声(dì 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调是从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之外的第三个声调,也泛指其他与前述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

注释
秋天:秋季时节。
净绿:干净而翠绿。
月分明:月光明亮清晰。
何事:为什么。
巴猿:巴蜀之地的猿猴。
不剩鸣:不停止地啼叫。
应是:应该是。
一声:第一声。
肠断去:极度悲伤,肝肠寸断。
不容:不允许。
啼到:哭叫到。
第三声:第三次。
翻译
在清澈的秋夜,绿叶映衬着明亮的月光,为何巴蜀的猿猴不再连绵不断地啼叫?
应该是它的第一声哀鸣就已让人肝肠寸断,以至于不允许它啼叫到第三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哭女樊》,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月亮的明净,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伤。"何事巴猿不剩鸣"一句中,"巴猿"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山精,它的叫声象征着悲凉和凄清,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心中的悲痛。"应是一声肠断去"则更深化了这种哀伤之情,表明这份悲痛是如此强烈,以至于无法忍受连续的叫声,每一次都仿佛割裂了心肠。而最后"不容啼到第三声"则是在强调这种哀痛感到了极致,即使是最短暂的情感流露,也已经难以承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神话生物的描写,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伤与不舍,是一首情感浓烈、意境深远的哀悼之作。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秋望

西风蝉满树,东岸有残晖。

(0)

生日歌

百姓富,军食足,百姓足,军民欢。

争那生灵饥且寒,吾王有术应不难。

但令一㪷徵一㪷,自然百姓富于官。

(0)

建阳门外柳千条,斜插鸾篦小错刀。

紫袖握蝉声欲绝,红巾扑蝶势潜高。

愁眉对照烟江柳,嫩脸初开露井桃。

閒把金钗恼鹦鹉,乱声哑嘎落轻毛。

(0)

题钓台兰若

山僧不钓台下鱼,几年空寄台边坐。

有时手把乾松枝,沿江乞得沙上火。

(0)

溪西村

入境闻鸡犬,悠悠古趣遐。

红边花落瓣,绿际茗舒芽。

深壑和烟窈,清溪避石斜。

他时须结伴,松底泛流霞。

(0)

山中作

人生自古少百年,弹琴饮酒须欢然。

老子于今得此趣,纵有尘事难纠缠。

左安药炉右茶具,失记朝来与朝去。

偶因送客出前溪,便过溪桥拾诗句。

(0)
诗词分类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诗人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