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虚警微响,屋古动萧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二毛(èr máo)的意思:指价值低廉、不值钱的东西或人。
羁孤(jī gū)的意思:羁孤指被束缚、困扰而无法自由行动的孤独。
明朝(míng cháo)的意思:指明亮的早晨,也比喻充满希望和光明的时代。
气候(qì hòu)的意思:指天气适宜,风和日丽,雨水适量,对农作物生长有利。
清镜(qīng jìng)的意思:指心地纯洁,没有杂念。
三秋(sā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长短,用于形容等待的时间很长。
神虚(shén xū)的意思:形容神情恍惚,不清醒或不真实。
心折(xīn zhé)的意思:形容内心受到沉重的打击或伤害。
虚警(xū jǐng)的意思:指没有实际危险或威胁,却因过度警惕或谣言而引起的恐慌。
夜阑(yè lán)的意思:夜晚深沉,天色已经完全黑暗。
应有(yīng yǒu)的意思:应该有的,理应拥有的
忧心(yōu xīn)的意思:形容非常担心、忧虑的样子。
支颐(zhī yí)的意思:托腮支颐,表示闲散无事,悠闲自得。
- 鉴赏
这首诗名为《不寐》,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内心忧虑,思绪万千。首句“不寐忧心折”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因忧虑而彻夜难眠的状态。接下来,“支颐达夜阑”描述了诗人支撑着下巴,直到夜深人静,形象地展现了其长时间的失眠状态。
“神虚警微响,屋古动萧寒”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以及诗人内心的空虚和敏感。微小的声音都能引起诗人的警觉,古老的房屋在夜风中发出的声响更添了几分凄凉之感。这种环境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气候三秋尽,羁孤一梦难”则将时间背景置于深秋,强调了季节的变换与诗人的孤独感。深秋的气候变化,似乎也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而“羁孤一梦难”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解脱孤独、寻求慰藉的愿望,但又难以实现的无奈。
最后,“明朝清镜里,应有二毛看”以对未来的一丝期待结束全诗。诗人想象着在清晨的镜子中看到自己鬓发斑白的景象,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未来的某种预感。这一句含蓄而深刻,既表达了对老年的无奈接受,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不寐》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失眠时的内心世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中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孤独与忧虑的经典之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