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叟弟频寄黄檗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写此·其一》
《定叟弟频寄黄檗仰山新芽尝口占小诗适灾患亡聊久不得遣寄今日方能写此·其一》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到眼(dào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程度或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或最后阶段。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昏昏(hūn hūn)的意思:形容头脑迷糊,思维不清晰。

江南(jiāng nán)的意思:江南是指中国南方的江苏、浙江一带,也用来形容美丽的南方风景。在成语中,江南多指江苏、浙江一带的地域。

梅子(méi zǐ)的意思:指的是有坚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也可用来形容坚韧不拔的事物。

南云(nán yún)的意思:形容云彩向南飘动,表示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绳床(shéng chuáng)的意思:指用绳子编织的床,比喻人民群众的力量和团结一致的精神风貌。

棠棣(táng dì)的意思:形容事物美好、光彩夺目。

吾家(wú jiā)的意思:指自己的家庭。

一绳(yī shé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密,形影不离。

雨昏(yǔ hūn)的意思:指大雨滂沱,天昏地暗的情景。

云腴(yún yú)的意思:形容云彩浓密而肥沃。

瘴雨(zhàng yǔ)的意思:指瘴疠流行的时候下的雨,也用来形容灾难连绵不断。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翻译
湿热的雨雾使梅子变得金黄,午后的窗户边我做着归乡的美梦,仿佛躺在一张绳编的床榻上。
忽然间,江南那丰美的云彩映入眼帘,其中似乎弥漫着家中亲人的棠棣花香。
注释
瘴雨:湿热的雨。
昏昏:迷蒙不清。
梅子黄:成熟的梅子。
午窗:午后的窗户。
归梦:回家的梦。
一绳床:用绳编织的简易床铺。
江南:江南地区。
云腴:丰美的云彩。
忽到眼:突然映入眼帘。
吾家:我家的。
棠棣香:棠棣花的香气,象征亲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家居生活图景。"瘴雨昏昏梅子黄",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午后的温馨气氛,梅花在轻柔的雨幕中含苞待放,显得分外温婉。"午窗归梦一绳床"则透露出诗人在安静的午后之际沉浸于梦境中的情景,"一绳床"暗示着时间仿佛凝固,只剩下悠长的梦境和轻柔的床上时光。

接着,"江南云腴忽到眼"描写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中有吾家棠棣香"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家园的深切情感,尽管身处异地,但心中始终牵挂着那片充满棠棉花香的故土。

这首小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温暖,以及对于家乡的深切思念。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又七律

百年胜地隐鼍㟲,谁创禅扉坐涅槃。

花尽空飞慈雨湿,石阶林立法云团。

尼珠吐月千山炯,仙梵随风万壑寒。

一叩玄关尘梦醒,将心何处更求安。

(0)

赋得御沟秋水

御沟两岸夹残莎,愁听啼螀泣露多。

先帝宫中人去尽,秋来红叶尚随波。

(0)

习家池

世远池荒尚有亭,山翁去后竟沉冥。

江光不改鸭头绿,树影长浮竹叶青。

往日儿童歌客醉,近来时俗忌人醒。

君看举世醺如梦,岂独高阳是酒星。

(0)

乙卯九月十四之夕徐海石囧卿尹冲玄令尹温瑞明少府陈美用民部招集天坐轩泛月作三首·其一

微波细草舞蜻蜓,棹曳残霞出远汀。

泽国秋高虾菜美,渔村日落水云腥。

乘流客醉五湖月,列坐人占百里星。

却笑餔糟渐成癖,年来吾懒续骚经。

(0)

秋夜池边坐月

静对秋宵月,弥清物外心。

池光浮木榻,竹影扫瑶琴。

钟罢千门寂,河低五夜深。

候虫知节序,唧唧亦长吟。

(0)

新秋登回雁峰

城郭晚苍苍,蝉声送早凉。

薄游同逐客,作赋拟哀湘。

乡信南来断,江流北去长。

高峰尔何意,不遣雁随阳。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