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春序(chūn xù)的意思:春天的序言,指春天的开始或春天的景象。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端正(duān zhè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合乎规范,正派而庄重。
烦抱(fán bào)的意思:形容事情棘手、麻烦。
风景(fēng jǐng)的意思:指美丽的自然景色或景致。
海隅(hǎi yú)的意思:海边的角落或边缘地带。
还清(huán qīng)的意思:偿还欠债或清偿承诺。
还复(hái fù)的意思:表示回答或回复。
君子(jūn zǐ)的意思:君子指的是有德行和高尚品质的人,通常用来形容有修养、有风度、有道德的人。
临春(lín chūn)的意思:指接近春天,即快要到春天的时候。
前岁(qián suì)的意思:指上一年,前一年
如故(rú gù)的意思:像从前一样,不变的样子
时物(shí wù)的意思:指与时代相适应的物品或事物。
疏林(shū lín)的意思:指稀疏的树林,也比喻人际关系疏远、交往少。
庭宇(tíng yǔ)的意思:指家庭的住宅、宅院。
物方(wù fāng)的意思:指事物的性质、方面。
芜秽(wú huì)的意思:指草木丛生、杂乱不堪的景象,也用来形容事物混乱、腐败不堪。
无穷(wú qióng)的意思:没有尽头,无限。
西斋(xī zhāi)的意思:指公正无私、廉洁正直的居士或官员。
一周(yī zhōu)的意思:一周指的是一周的时间,也可以表示整体、全面。
榛丛(zhēn cóng)的意思:形容杂乱无章、纷杂复杂的景象或事物。
自疏(zì shū)的意思:自己疏远自己,主动与人疏远。
- 翻译
- 去年我整理西斋,有幸能和高尚的人一同居住。
转眼已经过了一年,站在春风中惆怅遥望。
起初这里稀疏的树林和翠竹,如今又长满了灌木丛。
保持端正的状态实在难以持久,荒芜杂乱却容易形成。
挥动斧头清除郁闭的草木,就像老师启发蒙昧的心灵。
庭院重新变得开阔清朗,烦恼也得到了舒缓。
海边的雨雪停歇,春天的景色温暖宜人。
时光流转万物依旧,怀念贤人的情感无尽无休。
- 注释
- 前岁:去年。
理:整理。
西斋:指居所的西边房间。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迨兹:到这时。
已一周:已经过了一年。
怅望:惆怅地远望。
始自:开始于。
疏林竹:稀疏的树林和翠竹。
还复:又恢复了。
榛丛:灌木丛。
端正:指事物或人的品行正直。
良难久:很难长久保持。
芜秽:荒芜杂乱。
易为功:容易形成。
援斧:拿起斧头。
开众郁:清除茂密的草木。
启群蒙:启发蒙昧的人,比喻教育启蒙。
庭宇:庭院。
清旷:开阔清朗。
烦抱:烦恼的心情。
舒通:得到舒缓。
海隅:海边。
雨雪霁: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春序:春天的时节。
风景融:景色温暖和谐。
时物:时令之物,指季节中的景物。
方如故:依然如旧。
怀贤:怀念贤人。
无穷:无尽无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理西斋相聚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享受。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如疏林、竹丛、春风等,营造出一片清新旷达的氛围,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朋友之间相聚时光难得以及品德高尚之人的珍贵。
“前岁理西斋,得与君子同”开篇便设定了温馨友好之情,“迨兹已一周,怅望临春风”则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始自疏林竹,还复长榛丛”写出了诗人与朋友在自然中漫步的情景,而“端正良难久,芜秽易为功”则深刻地表达了品德高尚之人的稀缺和保持美好品质的困难。
“援斧开众郁,如师启群蒙”用斧头清理杂草比喻教诲如师,引导迷茫之人,而“庭宇还清旷,烦抱亦舒通”则描绘了心灵和环境都得到净化的景象。最后,“海隅雨雪霁,春序风景融”写出了季节更迭、春天来临的美丽景色,而“时物方如故,怀贤思无穷”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和高尚人格的无限怀念。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与品德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友谊和个人修养的深厚情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剑岩西游走笔送之
沙村水岸竹青青,送客寒天过短亭。
春酒一壶怜岁晚,云帆千里趁宵星。
左江腊月多烟草,郁水长洲女儿好。
逢郎脉脉寄相思,水调山歌悲远道。
鹧鸪声里唤奇奇,郎自西行可奈何。
怀珍直上思明去,知尔文章会合多。
思明主人旧相识,为说沧洲颇瞻忆。
祇今虾菜傍樵云,欲寄湾书少鸿翼。
行行山水路间关,风高莫上乌蛮滩。
见说人心更滋甚,笑刀腹剑等閒看。
匮中美玉随时价,应毋为是栖栖者。
燕语莺啼桃李花,自可归来赴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