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世音赞六首·其四》
《观世音赞六首·其四》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古风

法界印,印诸善根。以平等印,普印诸业。

八万四千母陀臂,诸佛承我称提力。

八万四千清净眼,众生依我成正觉

补陀岩下白花风,月照海漩三昧底。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花(bái huā)的意思:形容徒劳无功、白费心机的事情。

补陀(bǔ tuó)的意思:指补救、弥补过失或缺陷。

称提(chēng tí)的意思:称赞和提拔。

法界(fǎ jiè)的意思: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世界,也可引申为事物的范围或界限。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母陀(mǔ tuó)的意思:形容事物脱离本质或本位,失去原来的样子或状态。

平等(píng děng)的意思:指人们在权利、地位、待遇等方面没有差别,互相平等对待。

清净(qīng jìng)的意思:指没有杂乱、喧嚣的状态,宁静、安宁。

三昧(sān mèi)的意思:指专注于某种境界或状态,心境深入,全神贯注。

善根(shàn gēn)的意思:指一个人积累的善良行为和美德。

正觉(zhèng jué)的意思:指正直、清醒的觉悟和认识。

众生(zhòng shēng)的意思:指所有的生命,包括人类和其他动物。

八万四千(bā wàn sì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极其繁多。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观世音赞》第六首,以赞颂观世音菩萨的慈悲与智慧为主题。诗中运用象征和比喻,表达了观音菩萨的广大法力和对众生的普度之愿。

"以法界印,印诸善根",形象地描绘观音菩萨以佛法无边的印记,印证并滋养众生的善念和善行;

"以平等印,普印诸业",强调菩萨以平等心对待所有众生,不论善恶都能给予救赎和启示;

"八万四千母陀臂,诸佛承我称提力",比喻观音菩萨的慈爱如母亲般庇护众生,连诸佛也依赖她的力量;

"八万四千清净眼,众生依我成正觉",表示观音菩萨具有洞察一切的智慧,引导众生走向觉悟之路;

"补陀岩下白花风,月照海漩三昧底",描绘出观音菩萨居住的补陀山下的宁静景象,以及她深沉的禅定境界,如同月光照亮海面的漩涡。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观音菩萨的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以及她对众生的慈爱与智慧,体现了佛教中观音菩萨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竹枝词·其一

依依江柳弄烟丝,粲粲江花映竹枝。

莫把竹枝翻别调,转愁折柳送行时。

(0)

子夜歌

流霞飞白鹇,月出杏花湾。

系船阊门道,春归人未还。

(0)

有所思

白日不可掇,何为易西沉。

美人天一方,与我如商参。

江空朔风劲,殊无鸿雁音。

娟娟隔秋水,夙夕劳我心。

(0)

武夷九曲渔歌·其十

九曲空明眼界宽,仙家鸡犬半林端。

千岩万壑春如许,谁解穷源舣棹看。

(0)

郊居杂兴

杏花漠漠柳毵毵,路出隋堤十里南。

一夜水深三十尺,朝来网罟集深潭。

(0)

夏夜寄怀谢山人时客汾阳

良夜孤清赏,怀君倍黯然。

客星一以别,明月几回圆。

紫塞云边树,青山雨后天。

相思何处写,随意有冰弦。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